【计算机组成原理】1_绪论

chap1 绪论

1. 国产芯片现状

  • MIPS阵营:龙芯
  • X86阵营(常见于桌面和服务器):兆芯(VIA),海光(AMD)
  • ARM阵营(常见于移动嵌入式、手机平板等):飞腾,海思,展讯,松果
  • RISC-V阵营:阿里平头哥玄铁910

2. 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

2.1 组成
  • 硬件系统:运行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 运算器
    • 控制器:控制信号的产生方式包括微程序和硬布线
    • 存储器
    • 输入输出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 层次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指令集

  指令集向上承载的是整个软件生态,向下则规范了以处理器芯片为代表的整个硬件生态。根据一份指令集规范,设计一款处理器,其上可以运行同样遵循该指令集规范所编写的软件代码。故而,我们在提到指令集的时候,有时候也指的是其背后的整个软硬件生态系统,包括外围芯片、操作系统、编译器和诸多应用软件(浏览器、游戏软件等)。定义一个新指令集本身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吸引整个业界乃至全世界一起来共同建设生态,这需要一种开放共享的理念作为基底。
  指令集规范(Specification)和处理器实现(Implementation)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指令集是规范标准,往往用一本书或几张纸来记录描述,而处理器实现是基于指令集规范完成的源代码
  指令集和处理器是不同层次的概念,但都各自有3中知识产权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 指令集评价标准
  • 1.成本:更小的芯片=一个晶圆中有更多可用芯片=每颗芯片的成本更低

  • 2.简洁性

    • 更简洁的ISA=更小的芯片面积
    • 更简洁的ISA=更简单的设计与验证=更小的人力成本
  • 3.性能=程序执行时间

p e r f = t i m e p r o g = i n s t p r o g ∗ c y c l e i n s t ∗ t i m e c y c l e perf=\frac{time}{prog}=\frac{inst}{prog}*\frac{cycle}{inst}*\frac{time}{cycle} perf=progtime=progins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