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笔记8 集成放大电路

该系列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童诗白、华成英)》的阅读笔记

1.集成放大电路

集成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多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如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微分)。

集成运放特点:
①集成运放均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②因为相邻元件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而且受环境温度和干扰等影响后的变化也相同。所以集成运放中大量采用元器具有对称性的各种差分放大电路(作输入级)和恒流源电路(做偏置电路或有源负载)
③电路复杂化并不会使工艺过程复杂化,所以集成运放允许采用复杂的电路形式,以达到提高各方面性能的目的。

2.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集成运放的组成: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

2.1输入级

输入级,又称前置级。它往往是一个双端输入的高性能差分放大电路。
一般要求其输入电阻高,电压放大倍数大,抑制零点漂移现象的能力强。

2.2中间级

中间级是整个放大电路的主放大级,其作用是使集成运放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多采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
而且,为了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经常采用复合管作放大管,以恒流源作集电极负载。
其放大倍数可以达千倍以上。

2.3输出级

输出级应具有输出电压线性范围宽,输出电阻小(即带负载能力强)、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
集成运放的输出级多采用互补输出电路。

2.4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用于设置集成运放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与分立元件不同,集成运放采用电流源电路为各级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电流,从而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3.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集成运放有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同相”和“反相”是指运放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图3.1
从外部看,可以认为集成运放是一个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能较好地抑制零点漂移现象的差分放大电路
有单电源供电和正负双电源供电之分。

图3.2电压传输特性

由上图3.2所示,可以看出,集成运放有线性放大区域(线性区)和饱和区域(非线性区)两部分。
线性区,曲线的斜率为电压放大倍数。
非线性区,输出电压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UOM和-UOM

由于集成运放放大的是uP和uN之间的差值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且没有通过外电路引入反馈,故称其电压放大倍数为差模开环放大倍数,记作Aod,因而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
uO = Aod ( uP - uN )
通常Aod非常高,可达几十万倍。

4.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

工业控制中的很多物理量均为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液面、长度等。
他们通过各种不同传感器转化成的电量也均为变化缓慢的非周期性信号,而且比较微弱。
因此这类信号一般均需通过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放大后才驱动负载。
只有克服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之实用。

4.1零点漂移现象

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即使将输入端短路,输出端也会有变化缓慢的输出电压。
这种输入电压为零而输出电压的变化不为零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现象

4.2零点漂移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放大电路中,任何元件参数的变化(如电源电压的波动、元件的老化、半导体元件参数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化),都将产生输出电压的漂移。
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这种缓慢变化的漂移电压都将降落在耦合电容之上,而不会传递到下一级电路进一步放大。
但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由于前后级直接相连,前一级的漂移电压和有用电压会被一起送到下一级,而逐级放大,以至于又是输出端很难区分有用信号、漂移电压,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采用高质量的稳压电源和使用经过老化实验的元件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漂移电压。
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半导体器件参数的变化就成为产生零点漂移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零点漂移也称为温度漂移,简称温漂。

4.3抑制温度漂移的方法

(1)在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
(2)采用温度补充的方法,利用热敏元件来抵消放大管的变化。
(3)采用特性相同的管子,使他们的温漂相互抵消,构成差分放大电路。这个方法也可归结于温度补偿。

<think>好的,我需要帮用户找到详细的拟电子技术学习笔。首先,用户明确需要详细的电笔,所以我得确保搜索的关键词能覆盖到不同的资源类型,比如PDF、讲义、知识点总结等。接下来,我应该调用搜索工具,用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比如“拟电子技术 详细笔 filetype:pdf”或者“电 学习笔 总结”。同时,可能需要考虑不同高校的课程资料,比如清华、西电这样的学校,因为他们的课程资源通常比较优质。 检索结果出来后,需要整合信息。用户要求分方法或步骤,所以可能要将资源分类,比如教材配套笔、高校课程资料、图解笔、习题解析和实验手册。每个分类下要列出具体的资源和特点,比如童诗白的教材配套笔,清华的课件,西电的总结文档等。还要注意避免集中引用在末尾,所以每个资源介绍时要自然提及来源。 另外,用户需要详细且实用的内容,所以每个方法部分要说明资源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比如图解笔适合初学者,习题解析帮助理解应用。同时,要检查是否有符合格式要求的部分,比如代码或公式,但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所以可以忽略这部分。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基于用户的原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教材、常见难点、实验指导等,确保问题相关且有延伸性。要确保相关问题部分格式正确,标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在同一行,没有多余空格或换行。整个过程要保持语言简洁,避免第一人称和步骤词汇,确保回答结构清晰,符合用户的所有要求。</think>根据网络搜索结果,整理拟电子技术学习笔的获取方式及核心知识点框架: 一、教材配套学习资源 1. 童诗白/华成英《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配套笔包含: - 半导体器件原理(二极管三极管参数对比表) - 放大电路三大组态对比(共射/共基/共集) - 频率响应Bode图绘制方法 - 反馈电路$A_f=\frac{A}{1+AF}$公式推导过程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拟部分笔重点: - 集成运放内部结构分解 - 滤波电路设计参数计算 - 功率放大电路分类(甲类/乙类/甲乙类) 二、高校课程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拟电子线路》课程文档包含: ```matlab %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仿真代码 Vin = 0.1:0.01:0.5; Vout = 50*(Vin - 0.3).^2; plot(Vin,Vout); title('差分放大特性曲线'); ``` 三、图解式学习笔 1. 半导体物理基础图解: - PN结形成过程动态演示 - MOS管沟道形成示意图 - BJT载流子传输三维型 2. 关键电路拓扑对比: | 电路类型 | 输入阻抗 | 输出阻抗 | 电压增益 | |----------|----------|----------|----------| | 共射放大 | 中 | 高 | 大 | | 共集放大 | 高 | 低 | ≈1 | 四、习题解析手册 1. 典型例题解析: - 多级放大电路增益计算$A_v=A_{v1}×A_{v2}×...×A_{vn}$ - 稳压电路设计实例(含LM317参数选型表) - 振荡电路起振条件$AF\geq1$的相位分析 五、实验指导文档 1. 基础实验项目: -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调试(示波器测量波形失真) - 滤波器幅频特性测试(截止频率测量方法) - 波形发生电路设计(方波/三角波转换原理) 可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平台获取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的开放课程资料,补充实验操作视频与仿真案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