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块传输指令用于加载(LDM)或者存储(STM)当前有效寄存器的任意子集。
它们支持所有可能的堆栈模式,维持空或者满的堆栈,此堆栈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在保存或者恢复内容,
移动主存储器的大数据块是非常有效的。
1,指令格式:
2,指令类型:
当LDM/STM没有被用于堆栈,而只是简单地表示地址前向增加,后向增加,前向减少,后向减少时,由IA,IB,DA,DB控制。
IA ----> Increment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加4
IB ----> Increment Before 每次传送前地址加4
DA ----> Decrement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减4
DB ----> Decrement Before 每次传送前地址减4
堆栈请求格式,FD,ED,FA,EA定义了前/后向索引和上/下位,F,E表示堆栈满或者空。
A 和D 定义堆栈是递增还是递减,如果递增,STM将向上,LDM向下,如果递减,则相反。
FA ----> Full Ascending 满递增堆栈
FD ----> Full Descending 满递减堆栈
EA ----> Empty Ascending 空递增堆栈
ED ----> Empty Descending 空递减堆栈
示例:
两段代码的执行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堆栈指令的压栈和出栈操作编程很简单(只要前后一致即可),
而使用数据块指令进行压栈和出栈操作则需要考虑空与满,加与减对应的问题。
3,指令详解:
(1)IA
STMI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增,寄存器→RAM
效果图:


(2)IB
STMIB R0!,{R1,R2, R3,R14}
先增后传,寄存器→RAM
效果图:



(3)DA
STMD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减, 寄存器→ RAM
效果图:


LDMD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减, RAM → 寄存器
效果图:

(4)DB
STMDB R0!,{R1,R2, R3,R14}
先减后传,寄存器→ RAM
效果图:


LDMDB R0!,{R1,R2, R3,R14}
先减后传, RAM → 寄存器
效果图:

(5)FA
STMFA SP!,{R0,R1,R2,R14}
满递增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FA SP!,{R0,R1,R2,R14}
满递增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6)FD
STMFD SP!,{R0,R1,R2,R14}
满递减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FD SP!,{R0,R1,R2,R14}
满递减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7)EA
STMEA SP!,{R0,R1,R2,R14}
空递增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EA SP!,{R0,R1,R2,R14}
空递增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8)ED
STMED SP!,{R0,R1,R2,R14}
空递减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ED SP!,{R0,R1,R2,R14}
空递减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它们支持所有可能的堆栈模式,维持空或者满的堆栈,此堆栈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在保存或者恢复内容,
移动主存储器的大数据块是非常有效的。
1,指令格式:

2,指令类型:


当LDM/STM没有被用于堆栈,而只是简单地表示地址前向增加,后向增加,前向减少,后向减少时,由IA,IB,DA,DB控制。
IA ----> Increment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加4
IB ----> Increment Before 每次传送前地址加4
DA ----> Decrement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减4
DB ----> Decrement Before 每次传送前地址减4
堆栈请求格式,FD,ED,FA,EA定义了前/后向索引和上/下位,F,E表示堆栈满或者空。
A 和D 定义堆栈是递增还是递减,如果递增,STM将向上,LDM向下,如果递减,则相反。
FA ----> Full Ascending 满递增堆栈
FD ----> Full Descending 满递减堆栈
EA ----> Empty Ascending 空递增堆栈
ED ----> Empty Descending 空递减堆栈

示例:

两段代码的执行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堆栈指令的压栈和出栈操作编程很简单(只要前后一致即可),
而使用数据块指令进行压栈和出栈操作则需要考虑空与满,加与减对应的问题。
3,指令详解:
(1)IA
STMI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增,寄存器→RAM
效果图:


LDMI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增, RAM →寄存器
效果图:

(2)IB
STMIB R0!,{R1,R2, R3,R14}
先增后传,寄存器→RAM
效果图:


LDMIB R0!,{R1,R2, R3,R14}
先增后传, RAM →寄存器
效果图:
先增后传, RAM →寄存器
效果图:

(3)DA
STMD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减, 寄存器→ RAM
效果图:


LDMDA R0!,{R1,R2, R3,R14}
先传后减, RAM → 寄存器
效果图:

(4)DB
STMDB R0!,{R1,R2, R3,R14}
先减后传,寄存器→ RAM
效果图:


LDMDB R0!,{R1,R2, R3,R14}
先减后传, RAM → 寄存器
效果图:

(5)FA
STMFA SP!,{R0,R1,R2,R14}
满递增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FA SP!,{R0,R1,R2,R14}
满递增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6)FD
STMFD SP!,{R0,R1,R2,R14}
满递减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FD SP!,{R0,R1,R2,R14}
满递减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7)EA
STMEA SP!,{R0,R1,R2,R14}
空递增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EA SP!,{R0,R1,R2,R14}
空递增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8)ED
STMED SP!,{R0,R1,R2,R14}
空递减入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LDMED SP!,{R0,R1,R2,R14}
空递减出栈,R13为基址地址
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