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学习总结
编译器和解释器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两种程序实体,它们在将高级源代码转换为可执行代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概述编译与解释的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源代码示例。
-
编译过程概览:
编译是将高级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a)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将源代码分解为词法单元(Tokens),比如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等。例如,考虑下面的C语言代码片段:
int x = 10;词法分析器将把它分解为以下词法单元序列:
[int, x, =, 10, ;]b)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根据语法规则检查词法单元序列的语法正确性,并构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例如,使用C语言的语法规则,上述词法单元序列可以生成以下AST:
= / \ x 10c)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对AST进行语义检查,验证类型正确性、变量声明等语义规则。例如,确保变量在使用之前被声明。在本例中,需要检查变量x是否已经声明。
本文概述了编译与解释的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同时,解释过程中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解释执行也得到了详细阐述。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编译和解释在处理源代码时的不同方式。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