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02.11帧格式中为什么会有三个(或四个)地址?

本文解析了802.11协议中MAC地址的不同应用场景,包括ACK帧、数据帧及WDS模式下的地址配置。详细介绍了目的地址、源地址、接收端地址、传送端地址和BSSID的概念及其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以太网过程中,无线网络的802.11协议。

其中帧的格式里的地址引起了我的关注。为什么有的书上写三个有的地方写四个呢?


我们知道ACK帧仅有一个mac地址,而数据帧有3mac地址,在WDS模式下,帧头有4mac地址

 

到底这些地址分哪些类呢?

 

1.目的地址

代表最后的接收端,亦即负责将帧交付上层协议处理的工作站。

 

2.源地址

代表传输的来源。每个帧只能来自单一工作站,因此Individual/Group bit必然为0

 

3.接收端地址

代表负责处理该帧的无线工作站。如果是无线工作站,接收端地址即为目的地址。如果帧的目的地址是与基站相连的以太网结点,接收端即为基站的无线界面,而目的地址可能是连接到以太网的一部路由器。

 

4.传送端地址

代表将帧传送至无线介质的无线界面。传送端地址通常只用于无线桥接。

 

5.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Basic Service Set ID

要在同一个区域划分不同的局域网络,可以为工作站指定所要使用的基本服务集。在基础网络里,BSSID即是基站无线界面所使用的MAC地址。而对等网络(也就是所谓的p2p)则会产生一个随机的BSSID ,并将Universal/Localbit设定为1,以防止与其他官方指定的MAC地址产生冲突。

 

比如说,AP1有主机AAP2有主机B。如果A要和B同学,那么A会首先发送数据帧给AP1,然后AP1发送帧给AP2。这个时候帧里面会有4个地址,分别是AP1,AP2,A,B的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