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标
作为一款信息系统的设计者(产品经理),我们都知道系统运行发生错误,提示错误信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期待的是,当系统出现了错误时,呈现给用户看到的东西是“友好型的提示”,也就是让用户容易理解,最好是能能让用户自主排查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一种提示。
1.2流程图
在“错误信息”和“友好型提示”之间,加上一个过滤器,也称之为处理规则或映射机制。
当系统接收到了第三方返回的错误信息之后,将错误信息推给处理规则,如果命中了处理规则,则返回处理后的数据,即友好型提示;如果没有命中规则,则返回原始的错误信息。
系统增加一个“处理规则”的维护模块,可以手动创建多个处理规则,然后所有的错误信息进入系统之后,都去轮询跑所有的处理规则,看是否命中了对应的规则,如果命中了则按规则的配置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命中在,则循环下一个规则,直到所有的规则都循环处理完成。
1.3具体实现
在规则的匹配逻辑模块,可以被匹配的原始错误数据有两类,一个是错误码,一个是错误信息,而匹配的方式有三种:完全匹配,模糊匹配,正则匹配。这些匹配逻辑可以采用或的关系,也可以采用且的关系。
针对错误码设置匹配逻辑,可以有“完全匹配”,“模糊匹配”,“正则匹配”,如下图所示:
在处理后的友好型提示模块,必须要填写的内容是“友好型提示”,而“解决方案”是非必填的。当第三方原始的错误信息匹配了该条处理规则之后,系统会将“友好型提示”和“解决方案”的内容传给用户展示。这样用户就可以看到处理后的提示,能更容易理解遇到了什么问题,将要怎么处理。
同时也要注意一下,为了带来更好的体验,“解决方案”这个字段还可以支持维护超链接的文字,这样用户还可以直接点击就跳转到对应的帮助手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