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起这样一个拉风的标题确实是名不副其实,因为SL现在还只是存在于概念状态(啊!会飞的西红柿...),只是为了希望大家重视编程语言的发展方向,sorry。
现在的各种语言,都在把程序员当作机器和需求之间的翻译。可以这样说,如果需求写的足够好,一个人在看完需求之后就能把实际的工作做好。但是要交给机器做,就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写出代码交给机器,难道这个翻译工作就注定这么麻烦吗。
代码优劣 = 代码行数/需求行数,这个结果越小越好(可要看出代码复用的好处),如果等于1,就说明编译器可以直接理解需求了!这当然是最理想的,SL 语言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产生的,是编程的终结者!(大家会不会因为这个而害怕失业呢,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用它开发就好像在把需求规范的写出来一样,智能的编译器会理解你的,这种代码因为直接来自需求,所以有强大的可读性,不需要注释只需要整体框架上的说明文档配合即可。
举个例子,看看需求:
“我希望所有窗体都是红色的,特殊的A、B窗体是蓝色的,还有所有查询窗体都是绿色的。”
现实的语言实现起来不方便,需求改动后调整也不灵活,但是SL语言如下:
Set(AllForms, BackColor)
{
Frm_A = Blue;
Frm_B = Blue;
all(type == "Query") = Green;
others = 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