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什么要分层设计?
想象课本中的乘客从买机票到抵达目的地的全过程,我们将具有相似功能的部分划分为同一层,每一层具有两个功能:
- 对上一层提供服务
- 使用来自下面层的服务
分层的优点:(概念化和结构化)
- 每层的功能明确,使得功能更加模块化,结构化
- 降低耦合性,便于开发,当某一层的功能实现改变时,不影响其它层(因为仅仅是功能的实现方式改变了,但最后还是实现的那个功能)
- 国际化标准的指定
OSI七层模型
前四层完成数据传输任务,后三层面向用户,我们说的抓包抓的就是传输层的报文段
在发送端是从应用层依次传递到物理层(自上而下),在接收端,是从物理层传到应用层(自下而上)
ARP(地址转换协议)被当作底层协议,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MAC的转换。网络层协议,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维护的是端口到mac地址的表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转发路由,可以分割广播域,防止广播风暴,维护的是路由表,根据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转发数据包,实现寻址
TOP/IP协议中,是IP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负责数据的可靠性。
应用层(把位于应用层的信息分组称为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