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概念
在软件业,AOP为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间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AOP是OOP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生范型。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对AOP的理解
AOP是面向切面编程,我们知道OOP(面向对象编程)针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实体及其属性和行为进行抽象封装,以获得更加清晰高效的逻辑单元划分,如果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如果产生横切性问题,比如日志记录,权限验证,监控性能等,这个时候AOP就上场了,AOP是通过预编译方式或者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的一种方式,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AOP实现的关键在于 代理模式,AOP代理主要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静态代理的代表为AspectJ;动态代理则以Spring AOP为代表。
(1)AspectJ是静态代理的增强,所谓静态代理,就是AOP框架会在编译阶段生成AOP代理类,因此也称为编译时增强,他会在编译阶段将AspectJ(切面)织入到Java字节码中,运行的时候就是增强之后的AOP对象。
(2)Spring AOP使用的动态代理,所谓的动态代理就是说AOP框架不会去修改字节码,而是每次运行时在内存中临时为方法生成一个AOP对象,这个AOP对象包含了目标对象的全部方法,并且在特定的切点做了增强处理,并回调原对象的方法。
相关术语
- JoinPoint 连接点:在service中的方法都可以称为连接点
- PointCut 切入点:在service中的被动态代理增强过的方法称为切入点
- Advice 通知/增强:通知的类型:环绕通知,前置通知,后置通知,异常通知,最终通知
- Introduction 引介:不修改类代码的前提下,可以在运行期为类动态地添加一些方法或字段。
- Target 目标对象/被代理对象:传入动态代理方法参数中的变量
- Weaving 织入:把增强应用到目标对象来创建新的代理对象的过程
- Proxy 代理对象:一个类被织入增强后产生的结果代理类
- Aspect 切面:切入点和通知(引介)的结合
SpringAOP动态代理模式的实现
Spring AOP中的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方式,JDK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和CGLIB基于子类的动态代理:
1.JDK动态代理只提供接口的代理,不支持类的代理。用Proxy类和InvocationHandler接口实现,InvocationHandler 通过重写invoke()方法反射调用目标类,并进行增强,动态地将横切逻辑和业务编织在一起;接着,Proxy利用 InvocationHandler动态创建一个符合某一接口的的实例, 生成目标类的代理对象。
2.如果代理类(不能时final类)没有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那么Spring AOP会选择使用CGLIB来动态代理目标类。CGLIB是一个代码生成的类库,用Enhancer类和MethodInterceptor接口实现,重写intercept方法通过反射调用目标类,并进行增强,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指定类的一个子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