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MVC&OOM

有人问我这三个问题,元芳,你怎么看?

1、如何处理ANR?
    靠、什么是ANR? 
    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在Android上,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有一段时间响应不够灵敏,系统会向用户显示一个对话框,这个对话框称作应用程序无响应(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等待”而让程序继续运行,也可以选择“强制关闭”。所以一个流畅的合理的应用程序中不能出现anr,而让用户每次都要处理这个对话框。因此,在程序里对响应性能的设计很重要,这样系统不会显示ANR给用户。默认情况下,在android中Activity的最长执行时间是5秒,BroadcastReceiver的最长执行时间则是10秒。
如何避免:
     为什么它会在Android 应用程序里发生和如何最佳构建应用程序来避免ANR。
    Android应用程序通常是运行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例如,main)里。这意味着你的应用程序所做的事情如果在主线程里占用了太长的时间的话,就会引发ANR对话框,因为你的应用程序并没有给自己机会来处理输入事件或者Intent广播。
因此,运行在主线程里的任何方法都尽可能少做事情。特别是,Activity应该在它的关键生命周期方法(如onCreate()和onResume())里尽可能少的去做创建操作。潜在的耗时操作,例如网络或数据库操作,或者高耗时的计算如改变位图尺寸,应该在子线程里(或者以数据库操作为例,通过异步请求的方式)来完成。然而,不是说你的主线程阻塞在那里等待子线程的完成——也不是调用Thread.wait()或是Thread.sleep()。替代的方法是,主线程应该为子线程提供一个Handler,以便完成时能够提交给主线程。以这种方式设计你的应用程序,将能保证你的主线程保持对输入的响应性并能避免由于5秒输入事件的超时引发的ANR对话框。这种做法应该在其它显示UI的线程里效仿,因为它们都受相同的超时影响。
    IntentReceiver执行时间的特殊限制意味着它应该做:在后台里做小的、琐碎的工作如保存设定或者注册一个Notification。和在主线程里调用的其它方法一样,应用程序应该避免在BroadcastReceiver里做耗时的操作或计算。但不再是在子线程里做这些任务(因为BroadcastReceiver的生命周期短),替代的是,如果响应Intent广播需要执行一个耗时的动作的话,应用程序应该启动一个Service。顺便提及一句,你也应该避免在Intent Receiver里启动一个Activity,因为它会创建一个新的画面,并从当前用户正在运行的程序上抢夺焦点。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在响应Intent广播时需要向用户展示什么,你应该使用Notification Manager来实现。
    一般来说,在应用程序里,100到200ms是用户能感知阻滞的时间阈值。因此,这里有一些额外的技巧来避免ANR,并有助于让你的应用程序看起来有响应性。
    如果你的应用程序为响应用户输入正在后台工作的话,可以显示工作的进度(ProgressBar和ProgressDialog对这种情况来说很有用)。
    特别是游戏,在子线程里做移动的计算。
    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有一个耗时的初始化过程的话,考虑可以显示一个Splash Screen或者快速显示主画面并异步来填充这些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应该显示正在进行的进度,以免用户认为应用程序被冻结了。 

 2、有没有用到MVC结构?
    靠、什么是MVC结构?!   
     MVC (Model-View-Controller):M是指逻辑模型,V是指视图模型,C则是控制器。一个逻辑模型可以对于多种视图模型,比如一批统计数据你可以分别用柱状图、饼图来表示。一种视图模型也可以对于多种逻辑模型。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而C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M和V的同步,一旦M改变,V应该同步更新,这与《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是完全一样。
     Android中界面部分也采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MVC框架,在Android中:
        1) 视图层(View):一般采用XML文件进行界面的描述,使用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的引入。当然,如何你对Android了解的比较的多了话,就一定可以想到在Android中也可以使用JavaScript+HTML等的方式作为View层,当然这里需要进行Java和JavaScript之间的通信,幸运的是,Android提供了它们之间非常方便的通信实现。    
  2) 控制层(Controller):Android的控制层的重任通常落在了众多的Acitvity的肩上,这句话也就暗含了不要在Acitivity中写代码,要通过Activity交割Model业务逻辑层处理,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Android中的Acitivity的响应时间是5s,如果耗时的操作放在这里,程序就很容易被回收掉。
  3) 模型层(Model):对数据库的操作、对网络等的操作都应该在Model里面处理,当然对业务计算等操作也是必须放在的该层的。就是应用程序中二进制的数据。
      在Android SDK中的数据绑定,也都是采用了与MVC框架类似的方法来显示数据。在控制层上将数据按照视图模型的要求(也就是Android SDK中的Adapter)封装就可以直接在视图模型上显示了,从而实现了数据绑定。比如显示Cursor中所有数据的ListActivity,其视图层就是一个ListView,将数据封装为ListAdapter,并传递给ListView,数据就在ListView中现实。 

3、如何处理Android中的内存溢出(OOM: out of memory)?
    只知道大量加载图片时会内存溢出 ,so :
    Android防止内存溢出解决方案包括:
    一:在内存引用上做些处理,常用的有软引用、强化引用、弱引用
    二:在内存中加载图片时直接在内存中做处理,如:边界压缩
    三:动态回收内存
    四:优化Dalvik虚拟机的堆内存分配
        private final static floatTARGET_HEAP_UTILIZATION = 0.75f;
        在程序onCreate时就可以调用
        VMRuntime.getRuntime().setTargetHeapUtilization(TARGET_HEAP_UTILIZATION);
    五:自定义堆内存大小

     Android有效解决加载大图片时内存溢出的问题
    尽量不要使用setImageBitmap或setImageResource或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来设置一张大图,
    因为这些函数在完成decode后,最终都是通过java层的createBitmap来完成的,需要消耗更多内存。
    因此,改用先通过BitmapFactory.decodeStream方法,创建出一个bitmap,再将其设为ImageView的 source,
    decodeStream最大的秘密在于其直接调用JNI>>nativeDecodeAsset()来完成decode,
    无需再使用java层的createBitmap,从而节省了java层的空间。
    如果在读取时加上图片的Config参数,可以跟有效减少加载的内存,从而跟有效阻止抛out of Memory异常。
    Bitmap.Config ARGB_4444 16 每个像素 占四位  
    Bitmap.Config ARGB_8888 32 每个像素 占八位 
    Bitmap.Config RGB_565 16 R占5位 G占6位 B占5位 没有透明度(A)
    另外,decodeStream直接拿的图片来读取字节码了, 不会根据机器的各种分辨率来自动适应,
    使用了decodeStream之后,需要在hdpi和mdpi,ldpi中配置相应的图片资源,
    否则在不同分辨率机器上都是同样大小(像素点数量),显示出来的大小就不对了。
    另外,以下方式也大有帮助:
1. InputStream is = this.getResources().openRawResource(R.drawable.pic1);
     BitmapFactory.Options options=new BitmapFactory.Options();
     options.inJustDecodeBounds = false;
     options.inSampleSize = 10;   //width,hight设为原来的十分一
     Bitmap btp =BitmapFactory.decodeStream(is,null,options);
2. if(!bmp.isRecycle() ){
         bmp.recycle()   //回收图片所占的内存
         system.gc()  //提醒系统及时回收
}
以下奉上一个方法:
Java代码
   1. /**
   2.  * 以最省内存的方式读取本地资源的图片
   3.  * @param context
   4.  * @param resId
   5.  * @return
   6.  */ 
   7. public static Bitmap readBitMap(Context context, int resId){ 
   8.     BitmapFactory.Options opt = new BitmapFactory.Options(); 
   9.     opt.inPreferredConfig = Bitmap.Config.RGB_565;  
  10.     opt.inPurgeable = true; 
  11.     opt.inInputShareable = true; 
  12.        //获取资源图片 
  13.     InputStream is = context.getResources().openRawResource(resId); 
  14.         return BitmapFactory.decodeStream(is,null,opt); 
  15. } 
1. 已下载fastbot-android开源组件所需要依赖的jar包和libs包(jar文件夹下有3个jar文件,libs文件夹下有4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下有一个so文件)。 2. Push文件,.jar文件到/sdcard目录下,libs文件夹到 /data/local/tmp/下。通过adb push *.jar /sdcard和adb push libs/. /data/local/tmp/命令实现(注意这里我要求的是直接推送libs文件夹而不是其下的文件)。 3. 通过adb命令来启动fastbot测试: adb -s 你的设备号 shell CLASSPATH=/sdcard/monkeyq.jar:/sdcard/framework.jar:/sdcard/fastbot-thirdpart.jar exec app_process /system/bin com.android.commands.monkey.Monkey -p 包名(测试包名) –agent reuseq –running-minutes 遍历时长 –throttle 事件频率(500-800) -v -v --bugreport --output-directory /sdcard/test/log/crash 4. 停止测试的指令:adb shell pkill -f "monkey”/ adb shell ps | grep monkey。 5. fastbot具体的参数意义如下: -s 设备号 多个设备需要指定设备号,单独设备无需此-s参数 -p 包名 遍历app的包名,-p+包名 –agent reuseq 遍历模式,无需更改 –running-minutes 遍历时长(分钟) # 遍历时间:–running-minutes 时间 –throttle 事件频率 遍历事件频率,建议为500-800 可选参数 –bugreport 崩溃时保存bug report log –output-directory /sdcard/xxx log/crash 另存目录 6. 启动测试后,fastbot将会在终端启动,app将会进行自动遍历activity的操作。 7. 结果获取: (1) Crash、ANR 捕获会存放在/sdcard/crash-dump.log文件 (2) 捕获的Anr 同时也会写入 /sdcard/oom-traces.log 文件 (3) 如果你在命令里指定了。–output-directory /sdcard/xxx 路径,那么结果运行完之后来对应的路径获取即可。 (4) 正常跑完Fastbot会在当前shell中打印totalActivity(总activity列表),ExploredActivity(遍历到的activity列表)以及本次遍历的总覆盖率. 我希望根据fastbot_android这个开源组件以及以上测试步骤方法,开发一个可视化的测试工具,我准备用PyCharm工具python语言进行开发。希望能实现以下功能: 1. UI页面显示获取当前连接设备按钮,可以获取到设备,并且可以点击选择测试设备,可单选/可多选,可取消选择,选择后设备显示 “√”的UI效果。 2. UI页面显示配置测试包名称、测试时间、测试时间间隔参数设置的文本框。 3. UI页面显示开始测试按钮-点击并且开始执行测试后,按钮变为执行中,执行中状态时可选择停止测试,测试停止后按钮重新变为“开始测试”。 4. UI界面显示一个cmd信息窗口打印区域,显示终端打印的测试内容及推送的adb测试命令详细信息。 5. 点击开始测试时自动将依赖文件按照要求push到设备中的对应路径,push完成才开始推送测试命令。 6. 测试完成,获取存储的闪退数据等日志信息、根据测试覆盖率、测试时长、测试机型等进行总结,出具txt类型的测试报告。并且我希望能对获取到的存储的闪退问题等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属于什么类型问题闪退/无响应等,并且在测试报告中体现。 7. 将该工具进行打包,要求在无python环境的电脑上也能运行。 ————根据以上内容要求,分析可视化工具开发实现的全部流程步骤,将环境配置到最终实现的所有步骤都列举出来,包括完整详细的的代码设计(假设我是一个没有开发经验的测试人员,所以必须保证你的步骤足够详细,并且代码必须是完整和全面的、不需要自己再行修改和添加)。
04-0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