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 Web2 转型到 Web3 的 9 条经验总结

图片

作者:Forte Group 高级区块链工程师 Yurii Kovalchuk

原文:https://cryptoslate.com/why-i-left-web2-for-web3-and-why-you-might-too/

三年前,我做出了一个彻底改变职业轨迹的决定:离开熟悉的 Web2,投身于深邃、混乱却令人兴奋的 Web3 开发。

这并不是为了追求暴富,而是因为我在寻找一种更有意义的技术路径 —— 它挑战我的思维方式、契合我的价值观,并值得我长期投入。

从那以后,我从未后悔。Web3 不只是我的工作,而成为了我看待互联网未来的方式。

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为何做出这一转变、这段经历获得了什么,以及其他开发者在考虑类似职业转型时,如何更清晰地做出决策。

图片

1.png

Web3 能带来什么?

更灵活、潜力更大的薪酬结构

进入 Web3,最直接的不同就是薪酬机制的巨大变化。Web2 薪资大多固定,伴随大量繁琐的 HR 流程,而 Web3 常用稳定币发薪、Token 激励的组合,报酬直接转账到钱包。

最吸引人的是 Token 激励。类似初创公司股权,你拥有产品的一部分成功权。如果项目做成,回报远超传统薪资。但风险同样存在,Token 价格可能会波动剧烈。

尽管如此,Web3 的收益上限往往更高。就我个人经验,Web3 高级工程师的收入普遍高于 Web2 技术主管,尤其在基础薪酬加激励模式下。不过,这也意味着要接受 “稳定性” 的代价:Web3 节奏飞快,项目方向随时可能调整、资金情况瞬息万变、市场大起大落。

如果你适应快节奏、享受不确定和灵活性,Web3 的自由和回报绝对值得一试。

真正意义的远程工作

当 Web2 公司仍在劝人 “重返办公室” 时,Web3 一直是远程原生。分布式协作是默认形态,而不是附加福利。

你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真正实现生活优先。此外,匿名性也在 Web3 被广泛接受:很多项目不需要实名验证,薪酬直接打入钱包,尤其是在智能合约审计、白帽安全等角色中。我的许多合作伙伴甚至用化名、变声器参与工作,我从未见过他们的真人或听过本音。

当然,如果你依赖面对面沟通,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能让你觉得孤立。但如果你重视自由、隐私与独立,Web3 会给你极大空间。

图片

完全不同的开发思维

Web3 不只是新行业,而是全新的技术体系。密码学、分布式架构、共识机制、链上治理……你会进入一个规则尚未完全建立的世界。

很多语言(如 Solidity)仍在发展中,配套框架未必成熟,“试验” 不是加分项,而是基本要求。

如果你热衷学习、喜欢从零构建,那这里将是你的天堂。但它也需要你具备极强的适应力与抗压能力。在 Web3,“能写代码” 只是入场券,“能应变”才是核心竞争力。

开源是 Web3 的底层信仰

Web3 天然开源,透明不是可选项,而是信任机制本身。大约 80-90% 的区块链项目代码都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审查、学习甚至贡献。

开源不仅鼓励协作,也帮助项目提前发现漏洞,提升安全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公开代码也是对社区的 “清白声明”。

如果你热爱开源,Web3 是最欢迎你的舞台。这里的默认预期就是:Build in public.

合规正在提速,不确定性在缓解

监管一直是 Web3 的核心争议点,不同国家态度差异巨大。但现在,一切正在逐步规范化。

随着欧盟推出 MiCA 法规,美国批准 BTC/ETH ETF,2025 年有望迎来更多监管清晰化的拐点

图片

虽然挑战仍多,但整体环境正朝成熟方向演进。这意味着你可以以更低的法律风险、更高的确定性进入这一领域。

那么,如何让自己从 Web2 顺利且成功地迈入 Web3 呢?

2.png

想在 Web3 中脱颖而出?

这 9 条建议请收好

建议一:善用你的 Web2 背景

我参与的第一个 Web3 项目,是一个基于 Corda 的区块链供应链解决方案。当时我在 Kotlin 和 Java 上的技术积累成了优势。毕竟 Corda 是私有链,很多基础设施和开发逻辑都和 Web2 相通。但真正关键的,是我在 Web2 担任技术主管时积累的管理与协作能力

在为项目招聘开发者时,我并不特别看重他们是否精通智能合约或去中心化架构,更看重的是基本功扎实:编程能力强、数据库使用熟练、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 JavaScript 后端开发者,想转型进入 Web3,最好的路径并不是一头扎进协议开发,而是寻找与你原有技能契合的 Web3 职位。这样转型过程更平稳,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建议二:打好基础——语言、技术与系统设计

越深入 Web3,我越发现 JavaScript 几乎无处不在,Python 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建议尽早将它们纳入你的技能栈,不只是为了区块链开发,也是整个科技行业的通用能力。

同时,不要忽视系统设计与工程基础。一次招聘中,我们选择了一个 Web3 经验较少、但设计思维和基础更强的候选人。框架可以学,但扎实的工程直觉却需要时间去培养 —— 从长远来看,这才是真正关键的能力。

归根结底,技术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否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将是你在 Web3(甚至任何领域)中最强的竞争力。

图片

建议三: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技术圈常有人吐槽管理者没用、只会拖后腿,或者总在问 “任务做得怎么样了?”

但这些年里,我既当过普通开发者,也做过技术主管,体会最深的是:无论你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成功的第一步是主动承担责任,并与身边人建立信任。

我得到过的一些最好的工作机会,往往不是靠简历,而是靠关系网。作为主管,我也更愿意给值得信任的同事灵活空间,哪怕是调休或自由安排工作节奏。

在 Web3 这个远程协作、节奏飞快的行业里,信任尤为珍贵,建立信任越早越有价值。

建议四:主动认领工作、乐于分享

良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很多人说“主动的人吃亏”,但我认为,只有半途而废的人才真的吃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组织过内部分享会、主持技术小组、发起过一些副项目,也带动了不少社区活动。这些看似“额外”的事,后来都带来了实际回报,比如我在公司做的培训,就成了我大学兼职授课的跳板。

在每个项目里,最快升职加薪的,往往是那些主动承担的人。裁员时,这类人通常也是最后被考虑的。

在 Web3 这样变化快的环境中,主动、可靠、愿意分享,就是你最好的职业护身符。

图片

建议五:打造个人品牌

打造个人品牌,不意味着你要变成网红。它的核心在于:有观点、有表达,让你的专业能力被看见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里,雇主更愿意选择那个愿意分享、敢于发声、有清晰思路的人。

哪怕只是偶尔在 LinkedIn 写一篇帖子、分享一个工具或思考,也能慢慢建立你的影响力。匿名也可以,尤其在 Web3。X(推特)上很多技术账号从未露脸,依然影响力十足。

个人品牌是你进入核心圈子的敲门砖,也是证明你热爱、思考、探索这个行业的最好方式。

建议六:认真关注 Crypto Twitter

Crypto Twitter 是 Web3 的命脉。趋势、工具、讨论、机会,几乎都最先出现在这里,远早于博客或媒体报道。

坦白说,如果你真的想进入 Web3,X(推特)不是选项,而是必需品

我以前曾觉得那儿全是喷子和匿名账号,没什么营养。但事实是,真正的信号就藏在这些喧嚣里:项目创始人、开发者、VC、核心成员,甚至 Vitalik 本人,都会在这里第一时间分享想法和进展

它不仅是信息源,还是你建立品牌、拓展人脉、获取机会的关键平台。我现在参与的 Uniswap 孵化器计划,来自 50 多国的 120 多名成员,几乎所有沟通都在 X 上进行,节奏快、互动高、效率极强。

如今很多黑客松报名、岗位申请,都要求填写 Twitter 账号。如果你打算启动项目,更得从 X 建社区。没有 X 上的关注度,几乎等于 “没有开始”。

图片

建议七:积极参加黑客松

黑客松是 Web3 文化的核心。每周都有数十场线上线下活动,奖金池动辄几十万美元,但真正的价值不止于奖金

优秀项目常常能获得投资、Grant、孵化器邀请。对初学者来说,这是进入 Web3 最简单、门槛最低的方式之一。

你不需要是 Solidity 高手。团队往往需要后端、前端、部署、展示等多种角色,哪怕是学生或自学开发者,也能做出实质贡献

除了开发型黑客松,还有安全竞赛和 CTF(夺旗赛),目标是在主网上线前找出漏洞。比如 Uniswap v4 的漏洞赏金高达 235 万美元。

我自己参加过几次黑客松,虽然不总能拿奖,但每次都学到很多。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尝试了新角色,也锻炼了高压下构建原型的能力。对我来说,黑客松不仅是比赛,更是灵感、机会和人脉的源头。

建议八:参与开源项目

Web3 中 80–90% 的代码是开源的,你写的代码最终很可能会上链,供全世界审视和使用

参与开源,是展示技术实力、表达正向意图、融入社区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你被发现、被认可的通行证。

我现在的项目中,就有几位同事最初只是提交了 GitHub PR,现在已经成为全职成员。

更重要的是,它会倒逼你写出更高质量的代码。因为你知道,其他开发者会阅读、审核甚至依赖你的代码,你自然会更加认真对待。

不必一开始就做出重大贡献。从提 issue、写评论、优化文档、提交微小改进开始,你就已经在建立你的技术影响力。

图片

建议九:用 AI 工具提升效率

过去,有人觉得用 AI 是 “作弊”;现在,不用 AI 才是亏大了

在 Web3,代码开源、信息透明,AI 工具能基于海量数据提供极大帮助。像 GitHub Copilot、AI 编程助手,已经能显著加快开发节奏、减轻心智负担

AI 不仅能补全代码,还能辅助你排错、分析、跨平台操作,甚至协同任务分工。AI 正在承担过去需要多人配合的复杂流程。

到 2025 年,AI 已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提升你 “单位时间产出” 的放大器。它能帮你专注在更有价值的决策和创造上,而不是重复劳动。

所以,不要忽视 AI。拥抱它、深度整合它,让它放大你已有的优势。

3.png

Web2 到 Web3 的转变,不只是换个技术栈

从 Web2 过渡到 Web3,不仅仅是技术栈的改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意味着拥抱不确定性,保持灵活适应,并成为一个活跃在全球网络中、持续学习和前行的一员。

Web3 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创新机会和项目所有权,但同时也要求你持续学习、具备抗压能力,并采取主动行动。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掌握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勇敢迎接变化,Web3 可以带你走得比你想象得更远。

我分享的这些建议,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给你一个扎实的起点。

欢迎来到前沿之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