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管态】和【目态】,中断向量中的处理机状态位为何要标明为管态?
【管态】也称为特态、核态、系统态。机器处于管态时程序可以执行硬件所提供的全部指令(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目态】也称常态或用户态。机器处于目态时程序只能执行硬件提供的非特权指令。
计算机硬件只提供上述两种处理机状态,由一位触发器标示,通常属于程序状态字PSW的1位。
转换:处理机状态由目态转为管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管态程序(操作系统程序)修改PSW来实现。
2. 中断向量是由操作系统程序决定的,还是由用户程序决定的?
由操作系统程序确定的。向量的内容包括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和程序状态字(中断处理程序运行环境),中断处理程序是由操作系统装入内存的,操作系统将根据装入的实际地址和该中断处理程序的运行环境来填写中断向量。
3. 在分时系统中,当进程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多少?
2s/50=4ms.
4. 【现代计算机的特性】是什么?何谓【并行】?何谓【并发】?各对处理机有何要求?
【特性】:
【并行】是指同一时刻同时进行,进程并行需要多处理器的支持;
【并发】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多个进程都在向前推进,而在同一时刻,可能只有一个进程在执行,多个进程轮流使用处理器。
5. 何谓【系统调用】、【线程】、【进程迁移】?进程迁移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分布式操作系统中,进程能否由一台主机任意迁移到另外一台主机?为什么?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访管指令加准备参数和取返回值
【线程】:是在进程内用于调度和占有处理机的基本单位,它由线程控制表、存储线程上下文的用户栈以及核心栈组成。线程是进城的一部分。
【进程迁移】:进程迁移就是将一个进程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指定的处理器上。
6. 设某操作系统采用静态抢先式优先级进程调度,优先数越小,优先级越高。若进程1时刻0到达,优先数为90,需耗时10秒;进程2时刻3到达,优先数为75,需耗时5秒;进程3时刻5到达,优先数为65,需耗时3秒,请问CPU的服务顺序是怎样的。
7. 若不考虑进程同步与互斥,则多个进程的并发执行可能会导致进程运行结果不确定是由于请求I/O而引起的。为什么?
8. 给出一个虚拟资源的例子。
9. 硬件将处理机划为两种:管态和目态。这样做有何好处?
10. 采用段式分配的内存管理机制为什么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11. 简述I/O操作的演变过程:查询方式→中断方式→通道方式。
12. 为何中断是进程切换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13. 分析中断与进程状态转换之间的关系
14. 缓冲的重要用途是什么?操作系统主要通过它解决什么问题。
15. 什么是交换区?什么是快表?
16. 关中断影响系统的并发性?多处理机系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