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产品代际: HBM4(第六代高带宽存储)
- 主要厂商: SAMSUNG、SK hynix、Micron
- 量产时间: 2025年3月(SK hynix 12层HBM4)
- 典型应用: 高端数据中心GPU/加速器(NVIDIA Rubin、AMD Instinct MI系列、Intel Gaudi/Ponte Vecchio后续产品)
核心技术指标
指标 | 参数/说明 |
---|---|
最大带宽 | 2 TB/s |
性能提升 | 较HBM3E提升约60% |
堆叠层数 | 4、8、12或16层DRAM die |
通道数 | 最多32 Channel/Device |
每通道宽度 | 64bit DDR数据总线 |
伪通道 | 每通道2个伪通道,PC模式32 DQ宽度 |
每通道密度 | 3 - 16 Gb |
每通道Bank数 | 16、32、48或64(随密度变化) |
Page Size | 每伪通道1 KB |
预取 | 256bit |
BL(突发长度) | 8 |
命令/地址时钟 | 差分时钟输入(CK_t/CK_c),DDR命令/地址 |
电压 | DRAM内核1.05V,I/O电压独立 |
自刷新 | 支持 |
Bank分组 | 支持 |
信号接口 | Unterminated |
技术亮点
- 分布式接口,通道完全独立,提升并行性与带宽利用率
- 半独立行列命令接口,允许激活/预充电与读/写命令并行
- 支持高堆叠层数,容量与带宽大幅提升
- 伪通道架构,优化访问效率
- 高带宽、低功耗设计,适配AI/高性能计算需求
与HBM3、DDR5颗粒的对比分析
指标 | HBM4 | HBM3 | DDR5颗粒 |
---|---|---|---|
最大带宽 | 2 TB/s(单颗HBM4) | 819 GB/s(单颗,16层,典型) | ~6.4 GB/s(单颗DDR5-6400,x8) |
IO位宽 | 2048bit(32×64bit) | 1024bit(16×64bit) | 8bit(x8)或16bit(x16) |
堆叠层数 | 4、8、12或16 | 8、12或16 | 单层 |
预取 | 256bit | 128bit | 16bit |
电压 | 1.05V(内核) | 1.1V(内核) | 1.1V |
典型应用 | 高端AI、数据中心GPU/加速器 | AI、HPC、数据中心 | PC、服务器、通用计算 |
- 带宽: 单颗HBM4带宽远超HBM3和DDR5颗粒,适合极高带宽需求。
- 位宽与堆叠: HBM4 IO更宽、堆叠层数更多,HBM3次之,DDR5颗粒为单层、窄IO。
- 应用: HBM4/3主攻AI/高性能计算,DDR5颗粒为主流PC/服务器内存基础单元。
注:数据来源于《HBM4技术前瞻》文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