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涉及的问题
(.1一般是网关,18…是外网,内网有两类)
1.存储转发包交换
2.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
3.非连接服务的实现
4.面向连接服务的实现
5.虚电路和数据包的比较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自治域
cisco路由器
4种延迟:传播延迟,传输延迟,处理延迟,排队延迟
抖动,需要缓存
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的任务:
1.将分组从源点经各种途径传送到宿点,是最基础的端到端的传输。
2.对于LAN,网络层体现很弱或者可以没有(如用NetBIEU而不用TCP/IP)
3.对于WAN,如何在源宿节点找到一条最佳路径却必须是网络层的重要功能
因此对网络层,必须有如下主要功能:
1.路由
2.以分组(包)为单位交换、传输上层数据
3.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
通信模型
1.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2.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也即其与传输层间的关系也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关系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了面向连接
和非连接
的两种网络服务,在网络层我们就固定的称其为虚电路服务
和数据报服务
,提供这两种网络服务的典型代表网络是X.25(ATM,FR)
和Internet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有虚电路号)
2.数据报(Datagram)
总结:
1.虚电路
认为网络是可靠
的,因此它对网络依赖大,适合端系统长时间的交换数据,且能为上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即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 Service)
数据报
认为为网络是不可靠
的,因此问题应由端系统自己处理,对网络依赖小即具有所谓的灵活性和健壮性(Robustness,鲁棒性),它只为上层提供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服务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
由于区分服务的需要,解决路由器的遗忘问题,即每个包即使下一跳相同都作同样的分析等等问题,以及可以相信通信子网的可靠性,被誉为下一代IP交换技术
路由算法
1.最优化原则
2.最短路径路由
3.洪泛 Flooding
4.距离矢量路由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5.链路状态路由 Link State Routing
概述
1.无论虚电路还是数据报都需要路由
2.对于一个网络,合适的路由协议将使分组以最小的代价(cost)通过该网络,如在网络中停留的时间最短(即降低平均时延),费用最低等等
理想路由算法的特点
正确性、简单性、健壮性、公平性、最优性
类别
1.非自适应性,静态路由
2.自适应性,动态路由
1.最优化原则
2.Dijkstra算法-最短路径算法
实质是生成以某路由器为根的一棵汇集树
求节点A汇集树的主要步骤
1.原则:不直接相连的节点标记距离为无穷大
2.找到与A直接相连的节点,确定一个最短路径的节点(B)
3.下一个节点的特点仍然是到A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