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手】利用sklearn来实现MLP多层感知机对数据的分类以及部分参数说明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几分钟内使用Python的sklearn库中的MLPClassifier进行数据分类,包括引入必要库、设置模型参数和执行训练与预测。详细解释了关键参数如优化算法、激活函数和隐藏层设置,并给出数据准备的提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因为内容不多,旨在读者几分钟内快速使用MLP分类自己的数据
直接上代码介绍


使用步骤

1.引入库

代码如下(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读数据
import joblib#保存模型
from sklearn.neural_network import MLPClassifier

2.模型使用

代码如下(示例):

mlp=MLPClassifier(solver='adam',activation='tanh',max_iter=1300,hidden_layer_sizes=(15,15))
mlp.fit(X,Y)#训练过程。X,Y分别为data和label
result=mlp.predict(X)#预测结果
print("score:",mlp.score(X,Y))#测试成绩

MLPClassifier部分参数说明:
1.优化算法:solver{‘lbfgs’,‘sgd’,‘adam’}
sgd:使用 sgd 参数来选择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它基于每个训练样本的梯度更新模型参数。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优化算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它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迭代才能收敛。
adam:,它结合了随机梯度下降和自适应学习率的策略。它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自动调整学习率,在相对较大的数据集上效果比较好
lbfgs:用近似的Hessian矩阵来优化模型。对小数据集来说,lbfgs收敛更快效果也更好。


2.激活函数:activation={‘identity’,‘logistic’,‘tanh’,‘relu’,softmax}
relu:在计算上比较简单并且不会引起梯度消失的问题。
identity:线性函数直接返回输入值。它通常在最后一层用于回归问题。
logistic(Sigmoid):在二分类问题中常被用作输出层的激活函数。
tanh:类似于Sigmoid函数。
softmax:通常在多类别分类问题中用于输出层。


3.最大迭代数:max_iter,读者可根据结果警告内容更改迭代数大小来实现拟合。


4.L2正则化的权重:alpha。它代表正则化的强度。默认值是0.0001。如果你的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较差),你可以通过增加alpha的值来增强正则化效果。具体数值请读者自己测试决定。


5.hidden_layer_sizes 参数用于指定隐藏层的层数和每个隐藏层中神经元的数量。
例如:
hidden_layer_sizes = 100,表示有一个包含 100 个神经元的隐藏层。
hidden_layer_sizes = [100, 50],也表示有两个隐藏层,第一个隐藏层包含 100 个神经元,第二个隐藏层包含 50 个神经元。
通常情况下,增加隐藏层的层数和神经元的数量可以增加模型的表示能力,但也容易导致过拟合的问题。请读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提示

读取数据部分请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得到data、label两个numpy形式的矩阵放入函数中即可。
如果错误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请大家指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