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IPv4)与子网划分即ip地址相关知识
ip地址是什么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IP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ip地址的组成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例:
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
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其中A、B、C3类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
网络号
作用:标识网络
每个网段分配一个网络ID -
主机号
作用:标识单个主机
有组织分配给各个设备
ip地址类别 | 二进制固定最高位 | 第一字节十进制范围 | 二进制网络号 | 二进制主机号 | ip范围 | 子网掩码 | 私有IP地址范围 |
---|---|---|---|---|---|---|---|
A类 | 0 | 0-127 | 8位 | 24位 | 1.0.0.1 - 126.255.255.254 | 255.0.0.0 | 10.0.0.0-10.255.255.255 |
B类 | 10 | 128-191 | 16位 | 16位 | 128.0.0.1 - 191.255.255.254 | 255.255.0.0 | 172.16.0.0-172.31.255.255 |
C类 | 110 | 192-223 | 24位 | 8位 | 192.0.0.1 - 223.255.255.254 | 255.255.255.0 | 192.168.0.0-192.168.255.255 |
D类 | 1110 | 224-239 | 224.0.0.1 - 239.255.255.254 | ||||
E类 | 11110 | 240-255 | 240.0.0.1 - 255.255.255.254 |
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1.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一样是32位。
2.在二进制中,由1表示网络号,0表示主机号。
例如:
B类IP地址为:172.168.0.0
子网掩码为:255.255.0.0
二者也可以合并写成:172.168.0.0/16,其中16代表子网掩码有16个1。
ip地址类型
网络地址:在ipv4的地址范围之内,最小保留地址为网络地址,此地址的主机号在二进制中全部为0.
广播地址: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特殊地址。广播地址使用该网络内的最大地址。即表示主机号的二进制全部为1.
主机地址:可以分配给网络中终端设备的地址。
子网
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
例如应该B类的地址用于一个广播域,地址浪费,并且发生广播时范围太大,对网络的负载重。
子网划分
通过向主机位借位的方式划分子网,借一位,产生两个子网,借n位,产生2^n个子网。
例如:172.16.0.0/16
借1位
子网 | 子网掩码 | 地址范围 |
---|---|---|
子网1 | 172.16.0.0/17 | 172.16.0.0 - 172.16.127.255 |
子网2 | 172.16.1.0/17 | 172.16.128.0 - 172.16.255.255 |
参考文档:
https://www.yunqishi.net/video/125370.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IP%E5%9C%B0%E5%9D%80/150859?fr=aladdin
https://blog.youkuaiyun.com/yexudengzhidao/article/details/9454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