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学习通识
机器学习,就是用模型来学习数据的规律。
大多数机器学习任务都是三步走:实例化➡️训练➡️预测。
机器学习任务按照最后一步预测,可以分为三种:
1. 分类:输出概率分布
2. 回归
3. 生成:本质上也是分类,生成的是对下一个字的分类,在字典中,每个字都是一个类别。
如果按照数据标签的完整与否来划分,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结构化的数据(全都有标签):用于监督学习,包括分类、回归;
2. 半结构化的数据(部分有标签)
3. 无标签的数据:用于无监督学习,包括聚类、降维、生成模型、主题模型、文本编码。
对算法而言,数据分为序列数据和静态数据,其中序列数据就包括文本、时间序列和音频视频。
在深度学习中,无论什么数据,都要转化为张量来计算。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本质上就是在做函数逼近F(x),通过内部外部参数的学习,找到和数据最贴合的函数。
这里的内参和外参是什么?
内参是模型通过训练数据自动学习得到的,而非像外参那样直接由用户指定。
模型 = 外部参数实例化 + 训练数据调整内部参数 + 算法
在实践中,我们把内部分数称为参数,外部参数称为超参数
经典机器学习可以理解为显式的函数,也就是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算法,而深度学习则可以理解为函数的隐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