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线程池详解
什么是线程池?为什么要用线程池?
处理高并发场景或者是经常连接数据库的小伙伴应该经常听到或者用过“池”,那么什么是线程池呢?为什么要用线程池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从前,有个店铺,每天的客户都很少,所以,不需要一个常驻的收银员,都是来一个客户找个临时工充当收银员,结束后临时工就被辞退,每次都是招聘与解雇循环往复。当客户量比较少的时候还可以处理的过来(单线程模式),过几年之后,店铺越做越大,客户越来越多,这种模式就已经处理不过来增长的用户量了(高并发场景)。此时,常驻收银员就出现了,而且可能一个常驻还不够,需要好几个。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一堆的常驻收银员看成是一个"池",每来一个客户就处理业务,没有客户就进行等待,省去了重复招聘与解雇的时间了。
池化技术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减少每次获取资源的消耗、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线程池提供了一种限制和管理资源(包括执行一个任务)的方式。每一个线程池还维护一些基本统计信息,例如已完成任务的数量。
在《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提到的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的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的分配,调优和监控。
如何创建线程池
在《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中提到强制线程池中不允许使用Executor去创建,而是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去使用线程池,规避资源耗尽的风险。
Executors 返回线程池对象的弊端如下:
- FixedThreadPool 和 SingleThreadExecutor : 允许请求的队列长度为 Integer.MAX_VALUE ,可能堆积大量的请求,从而导致 OOM。
- CachedThreadPool 和 ScheduledThreadPool : 允许创建的线程数量为 Integer.MAX_VALUE ,可能会创建大量线程,从而导致 OOM。
方法1:使用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方法实现
后面会对于这个类进行详细分析。
方法2:通过Executor框架的工具类Executors来实现
我们可以创建三种类型的 ThreadPoolExecutor:
- FixedThreadPool : 该方法返回一个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该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始终不变。当有一个新的任务提交时,线程池中若有空闲线程,则立即执行。若没有,则新的任务会被暂存在一个任务队列中,待有线程空闲时,便处理在任务队列中的任务。
- SingleThreadExecutor: 方法返回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若多余一个任务被提交到该线程池,任务会被保存在一个任务队列中,待线程空闲,按先入先出的顺序执行队列中的任务。
- CachedThreadPool: 该方法返回一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程数量的线程池。线程池的线程数量不确定,但若有空闲线程可以复用,则会优先使用可复用的线程。若所有线程均在工作,又有新的任务提交,则会创建新的线程处理任务。所有线程在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后,将返回线程池进行复用。
直接看看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