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层要求输入输出是四维张量(B,C,W,H),全连接层的输入与输出都是二维张量(B,Input_feature)。
self.fc = torch.nn.Linear(320, 10),这个320获取的方式,可以通过x = x.view(batch_size, -1) # print(x.shape)可得到(64,320),64指的是batch,320就是指要进行全连接操作时,输入的特征维度。
卷积(线性变换),激活函数(非线性变换),池化;这个过程若干次后,view打平,进入全连接层~
卷积核数量=最终输出的通道数
卷积核的通道数量 = 输入通道数 (三通道输入—卷积核也有三个通道)
卷积核的总数= 输出通道的数量 (M通道输出-- 卷积核(filter)有M个)
卷积核的大小自己定
卷积(convolution)后,C(Channels)变,W(width)和H(Height)可变可不变,取决于是否padding。subsampling(或pooling)后,C不变,W和H变。
卷积层对图像的大小没有要求,只对通道数有关。所以定义一个卷积层只需要定义:1. 输入通道,2. 输出通道数,3. 卷积核数;
-----torch.nn.Conv2d(1,10,kernel_size=3,stride=2,bias=False)
1是指输入的Channel,灰色图像是1维的;10是指输出的Channel,也可以说第一个卷积层需要10个卷积核;kernel_size=3,卷积核大小是3x3;stride=2进行卷积运算时的步长,默认为1;bias=False卷积运算是否需要偏置bias,默认为False。padding = 0,卷积操作是否补0。
------------------------------------------------------------------
卷积的Padding
Padding的圈数: M/2 圈 (比如M=3 , padding 3/2 = 1 圈; M=5, padding 5/2 = 2 圈)
例如,对于一个5×5的原图,若想使用一个3×3的卷积核进行卷积,并获得一个同样5×5的图像,则需要进行Padding,通常外围填充0
Maxpooling 池化层
对于一个M*M的图像而言,被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块,每个块的值取块内最大值,称为MaxPooling; (用均值就是AveragePooling)
通过池化层可以有效减小宽度和高度
只是缩小图片的宽度和高度,不改变通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