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效能宣言.关注软件研发行业效能提升与质量提升的工程实践,普及研发效能宣言的价值观、最佳实践与工程落地案例
以下文章来源于研发效能宣言 ,作者茹炳晟
站在运维的全局视角,提出了4个问题作为我们讨论的主线。
Q1:一个普通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坏系统?
说到“破坏系统”这档子事,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游记》,你是否还记得孙悟空大闹地府,硬生生把阎王爷的“地狱数据库”(Hell-DBMS),其实就是生死簿,改的面目全非的故事吧。
话说那孙猴子拿起大笔就把自己的名字,还有他的那些猴孙们的名字一起划了,以此避免了生老病死的轮回。很显然,这个地狱数据库显然是没有做过任何备份,从头到尾就那么一份,删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当然,这个只是我的一个玩笑。
那么在今天,一个普通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坏系统?
先说我的观点:在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摧毁一个系统。是的,你没有听错。这种事情在信息时代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个体决定一个民族,一个朝代历史走向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必须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你有没有听过,两个普通人聊着聊着,就把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都改写的事吧。
听起来很荒唐,但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刘慈欣的《三体》小说中,地球人叶文洁和三体人1379都是各自世界中的小人物,叶文洁处于对人类的失望,1379处于对生活的失望,在双方建立了联系后改变了人类世界与三体世界在接下来几百年中的命运。虽然这只是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但是所有的逻辑都是自洽的,就连霍金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回到运维和DevOps,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运维人员的权限其实是很大的,有时候大到可以直接摧毁一个系统,这种现象在一些B轮或者C轮的企业中尤为普遍,我们先不谈运维人员
信息时代的运维挑战与思考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个体可能对系统造成的破坏,强调了运维人员权限管理和人肉运维的风险。提倡避免人肉运维,实现“人管代码,代码管机器”。同时指出运维面临的复杂性挑战和最佳实践的教条化问题,建议将运维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解决问题的中心,通过故障演练和深入问题本质来提升运维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