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啊大家晚上好!天气变冷了大家记得保暖啊!今天没有什么新的知识跟大家分享,就给大家说说C语言中的经典题目——用起泡排序法比较数组。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起泡排序法。起泡排序法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原理是通过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来达到排序的目的。具体流程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的大小关系,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继续比较下一个相邻的元素,直到数组的末尾。这样一轮比较结束后,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当前数组中最大的元素。然后再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重复上述过程,但只比较前面未排序的元素,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由于排序过程中较小的元素会像气泡一样逐渐“浮”到数组的顶端,因此被称为“冒泡排序法”或“起泡排序法”。
下面举一个例子以及附上源码:
假设要排序的10个数为:5, 9, 2, 8, 1, 4, 7, 3, 6, 10
按照起泡排序法的原理,我们需要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的大小,并根据需要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第一轮比较:
比较5和9,不需要交换,变为:5, 9, 2, 8, 1, 4, 7, 3, 6, 10
比较9和2,需要交换,变为:5, 2, 9, 8, 1, 4, 7, 3, 6, 10
比较9和8,需要交换,变为:5, 2, 8, 9, 1, 4, 7, 3, 6, 10
比较9和1,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9, 4, 7, 3, 6, 10
比较9和4,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4, 9, 7, 3, 6, 10
比较9和7,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4, 7, 9, 3, 6, 10
比较9和3,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4, 7, 3, 9, 6, 10
比较9和6,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4, 7, 3, 6, 9, 10
比较9和10,不需要交换,变为:5, 2, 8, 1, 4, 7, 3, 6, 9, 10
第一轮比较结束后,最大的数10已经排好序,并移到了数组的最后。
第二轮比较:
比较5和2,需要交换,变为:2, 5, 8, 1, 4, 7, 3, 6, 9, 10
比较5和8,不需要交换,变为:2, 5, 8, 1, 4, 7, 3, 6, 9, 10
比较8和1,需要交换,变为:2, 5, 1, 8, 4, 7, 3, 6, 9, 10
比较8和4,需要交换,变为:2, 5, 1, 4, 8, 7, 3, 6, 9, 10
比较8和7,需要交换,变为:2, 5, 1, 4, 7, 8, 3, 6, 9, 10
比较8和3,需要交换,变为:2, 5, 1, 4, 7, 3, 8, 6, 9, 10
比较8和6,需要交换,变为:2, 5, 1, 4, 7, 3, 6, 8, 9, 10
比较8和9,不需要交换,变为:2, 5, 1, 4, 7, 3, 6, 8, 9, 10
第二轮比较结束后,第二大的数9已经排好序,并移到了数组的倒数第二个位置。
接下来的比较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直到所有数字排序完成。
最终排好序的数组为:1, 2, 3, 4, 5, 6, 7, 8, 9, 10
源码: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temp;
for (i = 0; i < n - 1; i++) {
for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 {1, 3, 6, 2, 9, 4, 7, 5, 8,10};
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i;
printf("Before sorting:\n");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bubble_sort(arr, n);
printf("\nAfter sorting:\n");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好啦,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明天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