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函数定义的弊端
Python是动态语言,变量随时可以被赋值,且能赋值为不同的类型
Python不是静态编译型语言,变量类型是在运行器决定的
动态语言很灵活,但是这种特性也是弊端
def add(x,y): return x + y print(add(1,2)) print(add("Hello","Word")) print(add(1,"Word")) #Python是强类型这里会报错
- 难发现:由于不做任何类型检查,直到运行期问题才显现出来,或者线上运行时才能暴露出问 题
- 难使用:函数的使用者看到函数的时候,并不知道你的函数的设计,并不知道应该传入什么类 型的数据
如何解决这种动态语言定义的弊端尼
1、 增加文档Documentation String
- 函数提供说明文档【但是函数定义更新了,文档未必同步更新】
def add(x,y): ''' :param int:x: :param int:y: :return int: ''' return x + y print(add(1,2)) print(add("Hello","Word")) print(add(1,"Word"))
2、函数注解
- Python 3.5引入的
- 对函数的参数进行类型注解
- 对函数的返回值进行类型注解
- 只对函数参数做一个辅助的说明,并不对函数参数进行类型检查
- 提供给第三方工具,做代码分析,发现隐藏的bug
- 函数注解的信息,保存在__annotations__属性
3、变量注解
- Python 3.6引入【i : int = 3】
业务应用
函数参数类型检查
- 函数参数的检查,一定是在函数外
- 函数应该作为参数,传入到检查函数中
- 检查函数拿到函数传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参声明对比
- __annotations__属性是一个字典,其中包括返回值类型的声明。假设要做位置参数的判断,无 法和字典中的声明对应。使用inspect模块
inspet模块
- 提供获取对象信息的函数,可以检查函数和类、类型检查
inspect模块
Parameter对象
- 保存在元组中,是只读的
- name,参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