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u-boot和linux内核源代码的时候经常需要分析lds文件来判断代码的运行地址和加载地址。对于这两个地址我曾经困扰了很久,今天参考这篇文章(http://blog.youkuaiyun.com/wenjie345304221/article/details/6859272)终于搞清楚了他们的区别。
1. LDS文件的基本格式
SECTIONS{
...
secname start BLOCK(align)(NOLOAD):AT(ldadr)
{contents}>region:phdr = fill
...
}
其中:
1)secname是必须存在的字段,是该段的名称;
2)start 为段的重定位地址,即本段在内存中链接(运行)时的地址,一般也是需要指出的;
3)align是内存对其的方式;
4)AT是本段存储加载的地址(在生成的文件中的地址);
5)content决定哪些内容放在本段,可以使整个目标文件,也可以是目标文件中的某段(代码段,数据段等)。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用AT指令给出该段存放的地址,那么该段就会放在和运行地址相同的地方,他们只是地址相同,一个在内存,一个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