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存管理:由JVM来管理
堆:
存储new出来的对象(包括实例变量,数组的元素)
垃圾:没有任何引用所指向的对象
垃圾回收器(GC)不定时到内存中清扫垃圾,回收过程是透明的(看不到),不一定发现垃圾就立刻回收,通过调用System.gc()可以建议虚拟机尽快调度GC来回收
实例变量的生命周期:
创建(new)对象时存储在堆中,对象被回收时一并被回收
内存泄露:
不在使用的对象还没有被及时的回收,严重的泄露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建议:不在使用的对象应及时将引用设置为null
栈:
存储正在调用的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包括方法的参数)
调用方法时,会在栈中为该方法分配一块对呀的栈帧,栈帧中存储局部变量(包括方法的参数),方法调用结束时,栈帧会自动清除,局部变量被一并清除
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调用方法时存储在栈中,方法调用结束时与栈帧一并被清除
方法区:
存储.class字节码文件(包括静态变量,所有方法)
方法只有一份,通过this来区分具体的调用对象
2.面向对象总结(三大特征):
封装:
类:封装的是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方法:封装的是具体的业务逻辑功能实现
访问控制修饰符:封装的是具体的访问权限
继承:
作用:复用代码
超类:所有派生类所共有的属性和行为
接口:部分派生类所共有的属性和行为
派生类:派生类所特有的属性和行为
单一继承,多接口实现,具有传递性
多态:
所有对象都是多态的----------通过向上造型来体现
所有抽象方法都是多态的----通过方法的重写来体现
向上造型,向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重写
3.String字符串类型:
java.lang.String类使用final修饰,不能被继承
String的底层封装的是一个字符数组
String在内存中采用Unicode编码格式,每个字符占用两个字节的空间
字符串对象一旦创建,对象内容永远无法改变,单字符串引用可以程序赋值(指向新对象而不是更改原对象)
将String称为不变对象
4.字符串常量池:
java对String字符串有一个优化措施:字符串常量池
java推荐我们使用字面量/直接量(直接"")的方式创建字字符串对象,并且会缓存所有以字面量方式来创建的字符串对象到常量池中,当使用相同字面量在创建字符串对象是将会复用常量池中的对象,以减少内存开销
public class String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使用字面量("")来创建字符串对象时,.JVM会检查常量池中是否有该对象
//1.若没有,则会创建字符串对象,并将其引用存入到常量池中
//2.若有,则直接将常量池中的对象(引用)返回,并不会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
String s1 ="123";//常量池中还没有,因此创建该字符串对象,并存入常量池中
String s2 = "123";//常量池中已经有了,直接复用对象
String s3 = "123";//常量池中已经有了,直接复用对象
//引用类型==,比较的是地址是否相同_______这是规定
System.out.println(s1==s2);//true
System.out.println(s1==s3);//true
System.out.println(s2==s3);//true
s1 = s1+"!";//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123!")并将地址赋值给s1
System.out.println(s1==s2);//false
String a1 = "abc123";//创建字符串对象,并存在常量池中
//编译器在编译时,若发现是两个字面量相连,则会直接连接好并将结果保存起来
//如下语句则会编译为 String a2 = "abc123"
String a2 = "abc" + "123";
System.out.println(a1==a2);//true
String a3 = "abc";
String a4 = a3+"123";
System.out.println(a1==a4);//fal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