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在图的BFS(广度优先搜索)中,通常采用队列来保存当前顶点的邻接点,但对对应邻接点的存入顺序没有要求,因此对于一个图的BFS结果可以有多个,在本问题中,从顶点1开始,请验证一个给定的顶点序列是否为一个有效的BFS序列?
【输入形式】
输入的第一行为一个整数 n (1≤ n ≤ 2 ×105),表示树中节点的数量。
接下来 n-1 行描述了树的边,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x 和 y (1 ≤ x , y ≤ n),表示对应边的两个端点,输入保证给定的图构成一颗树。
最后一行为 n 个互不相同的整数 a1、a2、...、an( 1 ≤ ai ≤ n),代表待检验的顶点序列。
【输出形式】
如果待检验的序列是一个正确的BFS序列,输出"Yes",否则输出"No"。
【样例输入1】
4 1 2 1 3 2 4 1 2 3 4
【样例输出1】
Yes
【样例输入2】
4 1 2 1 3 2 4 1 2 4 3
【样例输出2】
No [解题思路]
对于这道题,我们发现,决定bfs正确与否的关键就是它的顺序,我们一般做图的bfs的时候,并不重视所谓的入队顺序,直接就是图的编号升序排列(如果用的是邻接矩阵的话,遍历行元素所在的列),如果是邻接表的话,广度优先搜索的顺序就是你链表增加的顺序,所以说,我们要在之前并不重视的入队顺序下面下功夫,给一个入队的规则,这个规则如何制定呢?它题目不是会给你一个那个顺序嘛,你就拿那个顺序作为存储邻接表的顺序,只要这样,你每一次入队的顺序都和他题目的一样(只要题目给的序列是对的话)。
其实只要存好了这个顺序,做一次bfs,看他是否符合要求就好了。
[关于BFS]
既然这道题用到了bfs,那么来介绍一下bfs咋个写。bfs实现的所谓功能就是广度优先,由于对于每个点,我们不能确定它相邻点的个数,也就是说,不能一次处理多个节点(举个例子,如果说,我们知道,每个点有相邻的一个节点,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存储多余的东西,你拿到节点直接用就完事了),所以说,只能一次处理一个节点,那么就是说,我一次处理一个,但是每个节点有多个子节点该怎么办?存起来呀!按照处理数据的顺序,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存储顺序和读取顺序刚好符合队列的FIFO先进先出原则,这样的话,BFS就很好写出来了。
下面来贴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list>
#include<queue>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atic const int bignum=1000000;
vector<list<int>> graph;
vector<int> order;//这个存储原序列的序号
vector<int> origin;//这个存储原序列的元素
inline bool cmp(int a1,int a2){
return order[a1]<order[a2];//这里比较的是元素对应的顺序哦,这个order其实是哈希表,如果数据太大了要做散列函数的
}
int main() {
//第一步,我们要想办法存图,这道题用邻接矩阵会爆炸,所以用邻接表
//建立邻接表,这里拿vector套list
int n;cin>>n;
for(int i=0;i<n+1;i++){
list<int> tt;
graph.push_back(tt);//实例化
}
for(int i=1;i<=n-1;i++){
int t1,t2;
cin>>t1>>t2;
graph[t1].push_back(t2);
graph[t2].push_back(t1);//无向图
}
for(int i=0;i<n+1;i++){
int tt1=0;
order.push_back(tt1);//实例化
}
int fir=1;
for(int i=0;i<n;i++){
int t3;cin>>t3;
if(i==0) fir=t3;//第一个元素
order[t3]=i;//这里这么用类似于哈希表的方式存储,是为了之后可以有访问图的节点就可以导出对应序号;
origin.push_back(t3);
}
for(int i=1;i<=n;i++){//为什么不用智能指针?因为这里第一个点graph[0]是没有的,这里会有未知错误搞乱它
graph[i].sort(cmp);//list容器不支持随机访问,无法使用algorithm的sort,得用它自带的
}
vector<int> visit(n+1,0);
//开始bfs
queue<int> que;
vector<int> res;
visit[fir]=1;
que.push(fir);
while(!que.empty()){
int e=que.front();
res.push_back(e);//把结果存到里面
que.pop();//这个元素已经没有用了,出队
for(auto p:graph[e]){
if(visit[p]==0){
visit[p]=1;
que.push(p);
}
}
}
if (origin == res) {
cout << "Yes" << endl;
} else {
cout << "No" << endl;
}
return 0;
}
以上就是了,有些小错误调试了很久,浪费时间,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己的代码哪里容易出错,这样子更好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