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构成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节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及特征
(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有星状、树状、总线型、环状和网状
①星状
在星型网络中,如果一个站点出了问题,可以立马查找到并修复,不会影响其他网络的运行。网络的增删方便,利用交换电缆或工作站的方法就可以确定网络的故障点。
②树状
树状是总线型的扩展,一个分支和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分支,任何一个节点送出的信息都可以传遍整个传输介质
③总线型
优点:铺设的电缆最短,成本低,频带较宽,数据传送不易受干扰的特点
缺点:稳定性差,只要线路断路整个网络就瘫痪了,安全性低,监控困难
④环状
优点:结构简单,传输延迟确定
缺点:容量有限,难以增加新的站点,只要有一个结点出现线路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⑤网状
由于网状网络是不规则的连接,所以可以在众多连接当中选择一条最快的路径传送数据,应用广泛。
(2)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
个人区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
(3)根据网络传输介质分
有线网络: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无线网络:无线电波、地面微波、卫星微波
3.计算机的通信协议
网络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语法规则。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同步:规定事件的执行顺序
(1)OSI/RM体系结构
物理层:传送的是比特流,透明传输,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
数据链路层:传送是帧,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分组为单位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时间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为不同的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处理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2)TCP/IP体系结构
OSI/RM协议比TCP/IP协议的数量多、复杂性高,OSI/RM不允许越层,TCP/IP可以越层。OSI/RM开始只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提供无连接服务,TCP/IP一开始就想到了。
图片来源于书《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