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工作原理
1、基本工作原理
在进程开始运行之前,不是全部装入页面,而是装入一个或者零个页面,之后根据进程运行的需要,动态装入其他页面;当内存已满,而又需要装入
新的页面时,则根据某种算法淘汰某个页面,以便装入新的页面。
在使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时需要在页表中增加一些内容:
页号、驻留位(中断位)、内存块号、外存地址、访问号、修改位
驻留位:表示该页在外存还是内存;
访问位:表示该页在内存期间是否被访问过,又称R位;
修改位:表示该页在内存中是否被修改过,又称M位;

2、缺页中断
在地址映射过程中,若在页表中发现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则产生中断,当发生中断时,系统必须在内存选择一个页面移出内存,
以便为调入新的页面让出空间,尽管每次可以随机选选择一个页面置换,但选择不常使用的页面会是系统性能好的多,减少不必要的额外
开销,就产生了页面置换算法。
3、页面置换算法:
3.1理想页面(Optimal, OPT)置换算法
发生缺页时,有些页面在内存中,其中有一页将很快被访问(包含紧接着 的下一条指令的那页),而其他页则可能到10、
100或1000条指令后才会被访问,每个页都可以用在该页面首次被访问前所要执行的指令数进行标记。标记树最大的页应该被置换。
举例:如果某页在八百万条指令内不会被使用,另外一页在六百万条指令不会被使用,则置换前一个页面。这个算法无法实现,因当缺页
中断时,系统无法知道各个页面下一次在什么时候被访问
3.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rst In First Out, FIFO)
置换最先调入内存的页面,即置换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按照进入内存的先后次序排列成队列,从队尾进入,从队首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