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I产品经理,这题我会。对AI产品人来说,你不需要像算法工程师一样深入掌握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倒是AI大模型优秀商业化落地的项目案例,更需要格外关注和学习!
因为AI大模型的产品化属于新兴领域,从产品交互方式、产品逻辑,技术选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竞品可以抄”。这一点有多可怕,相信产品人都能明白吧?尤其对于to B的产品经理来说,在实际工作中,你具体接触到的需求是来自各种行业的,比如律所、港口、医疗、教育,等等。面对具体而复杂的业务需求场景,产品经理的脑子里不能是一片空白,必须有足够的项目案例去借鉴和启发思考。
退一步讲,转型AI产品经理,想过第一步的面试这一关,总得有能说得七七八八的项目经历吧?很多人都是卡在没有项目经历这一步!
所以,好的AI产品经理课程,重点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当下最火的大模型以及AI应用开发流程相关知识;第二就是丰富的AI的商业化项目案例。
老师是业内人还附带一个好处,就是足够面向就业。添加他们助教老师,还能领到AI产品经理高频面试题和答案,都是很新的东西,市面上不好找!
这是我领到的,内页长这样,都是 PDF 版本的,非常方便保存,或者打印也行:
实话实说, AI 大模型产品经理是一个相对新的岗位,面试还是挺水的,而且很多公司的面试题都一样,把这些题目准备好了,拿offer并不难。
我还领到了LLM基础知识、AI产品经理经典书籍、以及最新整理的 AI 应用案例集,总之对于真的非常有帮助!
课程还会详细讲解现阶段,大模型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零售与电商、教育、金融、泛娱乐、法律等等10大行业,我觉得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把握也很有帮助。
AI产品经理对AI大模型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先看一下招聘需求:
知道人家要什么能力,一切就好办了!我整理了AI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知识如下:
大模型基础知识
你得知道市面上的大模型产品生态和产品线;还要了解Llama、Qwen等开源大模型与OpenAI等闭源模型的能力差异;以及了解开源模型的二次开发优势,以及闭源模型的商业化限制,等等。
了解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建立与算法工程师的共通语言,确保能够沟通项目需求,同时具备管理AI项目进展、合理分配项目资源、把握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能力。
产品经理还需要有业务sense,这其实就又回到了产品人的看家本领上。我们知道先阶段AI的局限性还非常大,模型生成的内容不理想甚至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AI产品经理看技术,更多的是从技术边界、成本等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需求,甚至用业务来补足技术的短板。
AI Agent
现阶段,AI Agent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甚至有人说,Agent就是未来应用该有的样子,所以这个LLM的重要分支,必须要掌握。
Agent,中文名为“智能体”,由控制端(Brain)、感知端(Perception)和行动端(Action)组成,是一种能够在特定环境中自主行动、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与其他Agent或人类进行交互的计算机程序或实体。简单来说就是给大模型这个大脑装上“记忆”、装上“手”和“脚”,让它自动完成工作。
Agent的核心特性
自主性:能够独立做出决策,不依赖人类的直接控制。
适应性: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其行为。
交互性:能够与人类或其他系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互。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学习Agent更多的是理解它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零代码的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也有很多,比如dify、coze,拿来做一个小项目,你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
AI 应用项目开发流程
如果产品形态和开发模式都和过去不一样了,那还画啥原型?怎么排项目周期?这将深刻影响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本身的价值构成,所以每个AI产品经理都必须要了解它。
看着都是新词,其实接触起来,也不难。
我个人的感受是,在AI应用项目中,产品和技术人员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从产品交互方式、产品逻辑,技术选型,都需要和开发算法甚至是客户一起无数次脑暴,这一点和在抄竞品、看数据、模式形态都卷烂了的行业时相比,差别很大,但是真的是有意思多了!
最后放一个AI产品经理工作全流程的导图,希望可以帮助你从整体的角度感受一下和传统产品之间的不同:
最后想说一句,当下的大模型时代,AI产品经理真的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如果你真的打算转,就走短平快的路子,直接面向面试进行准备,趁着机会多先乱入进去抢占先机,再慢慢学习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