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目录

 介绍

 与tcp/ip对比及相关协议

七层功能介绍 

各层数据格式


介绍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tcion Reference Model)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每层都可以提供良好的接口。深入了解有助于理解互联网络工业标准--TCP/IP协议

 与tcp/ip对比及相关协议

 06cbc50ea8a142ab95c0c8a28b2b1eb9.jpeg

osi七层和tcp/ip对比 

七层功能介绍 

第七层,应用层:

  人机交互接口,抽象语言转换为编码。文件传输,文件服务,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tcp协议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如邮件、www、ftp等,因此也需要不同的协议规定这些程序的数据格式。这些协议共同组成应用层

第六层,表示层

    提供多种功能用于应用层数据编码和转化,即把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格式化,数据加密等

第五层,会话层

  (发现,维持,建立)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会话链接,管理网络连接事件顺序和流程的启动和关闭,支持多种程序的连接。

第四层,传输层

  实现端到端通信,通过网络连接传输数据,以tcp,udp协议为代表,建立一个连接(自动的手机信息、自动的网络寻址);依据不同的传输协议支持不同的可选功能,包括错误恢复、流量控制,和支持重传等

第三层,网络层

  使用ip地址实现主机之间逻辑寻址,即为数据包选择路由,网络层在数据链路层之上增加了路由的概念。每当数据抵达网络层时,就会检查每个帧中包含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确定数据是否已到达其最终目的地。如果数据已经到达最终目的地,第3层就会将数据格式化并打包为数据包交付给运输层,否则网络层会更新目的地址并将帧推送到下层。为了支持路由,网络层需要一个维护逻辑地址,比如网络设备的IP地址。网络层还管理着这些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控制物理硬件,将二进制转换为电信号。当从物理层获取数据时,数据链路层会检查物理传输错误,并将比特数据打包成数据帧。数据链路层还管理着物理寻址方案,例如以太网的MAC地址,用于控制网络设备对物理介质的访问。因为数据链路层是 OSI 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所以它通常被分成两部分: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第一层,物理层:处理传递电信号

负责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他的信号用于网上传输,例如rj45把数据转换为二进制

各层数据格式

应用层--数据报文

传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