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安全预警方法综述
一、热失控诱因和机理
诱因:
- 机械滥用
- 电滥用
- 热滥用

机理:
从低温到高温电池会经历如下过程:
- SEI 膜的分解;
- 电解液与负极的反应;
- 隔膜熔化过程;
- 正极的分解反应;
- 电解质的分解反应;
- 黏结剂分解及电解质燃烧反应。

电池热失控过程与电池的温度紧密相关,并且伴随着内阻增大、电压波动、气体产生、压力增大等参数的变化,而这些参数的变化为电池热失控预警提供了依据。
二、热失控特征参数与预警
关于电池热失控的预警,主要是针对电池出现热失控的临界条件对电池进行监控和预警。
通过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特征参数及特征气体的监测可以有效地对电池热失控进行预警,从而避免热失控造成的较大的经济损失。
2.1 温度
电池预警系统都采用温感探测器对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后发出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通过在不同倍率下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做充放电循环试验并通过热电偶对电池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探索锂离子电池

本文概述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诱因和机理,包括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详细介绍了热失控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如温度、内阻、电压、内部阻力和特征气体,强调了多参数监测在预警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结合温度、烟雾和电信号监测单元进行预警。同时指出,当前预警方法需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降低成本,以提升预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3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