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刷题day12——回溯法
头疼,想不明白前真的想不明白,想明白了是真的明白了,我要吐了。。。。
93. 复原IP地址
有效 IP 地址 正好由四个整数(每个整数位于 0
到 255
之间组成,且不能含有前导 0
),整数之间用 '.'
分隔。
- 例如:
"0.1.2.201"
和"192.168.1.1"
是 有效 IP 地址,但是"0.011.255.245"
、"192.168.1.312"
和"192.168@1.1"
是 无效 IP 地址。
给定一个只包含数字的字符串 s
,用以表示一个 IP 地址,返回所有可能的有效 IP 地址,这些地址可以通过在 s
中插入 '.'
来形成。你 不能 重新排序或删除 s
中的任何数字。你可以按 任何 顺序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s = "25525511135"
输出:["255.255.11.135","255.255.111.35"]
示例 2:
输入:s = "0000"
输出:["0.0.0.0"]
示例 3:
输入:s = "101023"
输出:["1.0.10.23","1.0.102.3","10.1.0.23","10.10.2.3","101.0.2.3"]
提示:
1 <= s.length <= 20
s
仅由数字组成
代码:
思路写在注释里,麻了麻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string> res;
string combine;
void backtracking(string s, int sumdot) {
if (s.length() == 0 && sumdot == 4) {//注意这里的&&,和4
int len=combine.length();
if(combine[len-1]=='.')
combine.pop_back();
res.emplace_back(combine);
return;
}
if(s.length()==0||sumdot==4) {
return;
}
for (int i = 1; i <= s.length()&&i<=3; i++) {//i <= s.length()&&i<=3注意这个条件,=!!!!为此卡了很久,还有<=3这个条件,分割的字符,最多是三位数
string tmp = s.substr(0, i);
if (tmp[0] == '0' && tmp.length() > 1)
continue;
int num = stoi(tmp);
if (num > 255)
continue;
string tmp2 = combine;
combine.append(tmp + '.');
backtracking(s.substr(i), sumdot+1);//这样传参,1. 直接切割字符,要求是参数不能引用。2. sumdot其实是段数,分成四段,+1传参这样就不用复原
combine = tmp2;
}
}
vector<string> restoreIpAddresses(string s) {
if (s.length() < 4 || s.length() > 12) // 如果字符串长度不在 4 到 12 之间,直接返回空
return res;
int sumdot = 0;
backtracking(s, sumdot);
return res;
}
};
78. 子集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数组中的元素 互不相同 。返回该数组所有可能的
子集
(幂集)。
解集 不能 包含重复的子集。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解集。
示例 1:
输入:nums = [1,2,3]
输出:[[],[1],[2],[1,2],[3],[1,3],[2,3],[1,2,3]]
示例 2:
输入:nums = [0]
输出:[[],[0]]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
-10 <= nums[i] <= 10
nums
中的所有元素 互不相同
代码:
这不是很简单马?马失前蹄,我真的。。。。。
被gpt修复了,但是有的我还没时间改:
- 你的代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重复子集问题:
- 在
backtracking(nums, start+1);
中,你没有正确递增start
的值,而是始终传入start+1
。这导致在递归中同一个元素被重复选择,出现了重复的子集。(实在致命的问题,想了好久才想通)
- 在
- 逻辑问题:
uniq
用于去重,但是直接用set
存储path
来去重不是最佳方法,问题的本质是如何避免重复,而不是依赖于结果后期处理。(说得好)
- 多余逻辑:
- 在
subsets
函数中你手动添加了空集,但实际上在回溯过程中,空集会自然地包含,不需要手动插入。
- 在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res;
vector<int> path;
set<vector<int>> uniq;
void backtracking(const vector<int> & nums,int start) {
// cout<<"backtracking"<<endl;
if(path.size()<=nums.size()) {
uniq.insert(path);
}
if(path.size()==nums.size()) {
return;
}
for(int i = start; i < nums.size(); i++) {
path.push_back(nums[i]);
backtracking(nums,i+1);//backtracking(nums,start+1);这是错的,在这里卡住了,正确的写法,理解为:在深度上来看,是不会出现重复选择的,比如选1,剩下的以1为父节点的子树,是不会再选到1
//错误的地方在于:之前i=1已经执行过。此时i=2,但是start=0,意思是,在选择第一层树时,第二个孩子应该是2往后选,但是因为还是之前的start所以,这个时候,第二层还是从1开始选的,造成重复
path.pop_back();
}
}
vector<vector<int>> subsets(vector<int>& nums) {
backtracking(nums,0);
vector<int> tmp;
uniq.insert(tmp);
res.assign(uniq.begin(), uniq.end());
return r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