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之垃圾收集算法

        从如何判定对象消亡的角度出发,垃圾收集算法可以划分为“引用计数式垃圾收集”(Reference Counting GC)和“追踪式垃圾收集”(Tracing GC)两大类。其均属于追踪式垃圾收集的范畴

 

目录

一、分代收集理论 

二、标记-清除算法 

        定义

        缺点 

三、标记-复制算法 

        定义

        Appel式回收 

         为什么需要两个Survivor空间

四、标记-整理算法 

        定义

         Stop The World


一、分代收集理论 

建立在两个分 代假说之上:

1)e弱分碎片化代假说(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绝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的。

2)强分代假说(Strong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熬过越多次垃圾收集过程的对象就越难以消亡

        把分代收集理论具体放到现在的商用Java虚拟机里,设计者一般至少会把Java堆划分为新生代 (Young Generation)和老年代(Old Generation)两个区域。

        对象不 是孤立的,对象之间会存在跨代引用。 

        值得注意的是,分代收集理论也有其缺陷,最新出现(或在实验中)的几款垃圾收集器都展现出了 面向全区域收集设计的思想,或者可以支持全区域不分代的收集的工作模式。

二、标记-清除算法 

        定义

        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 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也可以反过来,标记存活的对象,统一回 收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缺点 

        执行效率不稳定;内存空间的碎片化问题

三、标记-复制算法 

        定义

        将可用 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 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这种复制回收算法的代价是将可用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空间浪费未免太多了一 点。 

         现在的商用Java虚拟机大多都优先采用了这种收集算法去回收新生代

        Appel式回收 

        Appel式回收的具体做法是把新生代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 Survivor空间,每次分配内存只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发生垃圾搜集时,将Eden和Survivor中仍 然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复制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上,然后直接清理掉Eden和已用过的那块Survivor空 间。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也即每次新生代中可用内存空间为整个新 生代容量的90%(Eden的80%加上一个Survivor的10%),只有一个Survivor空间,即10%的新生代是会 被“浪费”的。

         为什么需要两个Survivor空间

为什么新生代内存需要有两个Survivor区

防止内存碎片化

四、标记-整理算法 

        定义

        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 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内存空间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边界以外的内存,

                 是否移动对象都存在弊端,移动则内存回收时会更复杂,不移动则内存分配时会 更复杂。 

         Stop The World

        如果移动存活对象,尤其是在老年代这种每次回收都有大量对象存活区域,移动存活对象并更新 所有引用这些对象的地方将会是一种极为负重的操作,而且这种对象移动操作必须全程暂停用户应用 程序才能进行

        HotSpot虚拟机里面关注吞吐量的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的;

        关注延迟的CMS收集器则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的,这也从 侧面印证这点。

        “和稀泥式”解决方案可以不在内存分配和访问上增加太大额外负担,做法是让虚 拟机平时多数时间都采用标记-清除算法,暂时容忍内存碎片的存在,直到内存空间的碎片化程度已经 大到影响对象分配时,再采用标记-整理算法收集一次,以获得规整的内存空间。前面提到的基于标 记-清除算法的CMS收集器面临空间碎片过多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处理办法。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herrybod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