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目的:
- 熟悉Microsoft VC++开发环境(启动、退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
- 理解工作间和工程的概念,掌握工作间与工程、工程与文件之间的关系;
- 掌握运用VC++集成开发环境开发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 学会使用VC++集成开发环境开发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
- 实验内容:
注意:VC++6.0中的两个概念与之后新版本的区别和对应关系:“工作区”对应的是“解决方案”,“工程”对应的是“项目”。一个解决方案(工作区)中可以建多个项目(如:可以将一个实验的所有题目做在一个解决方案中),每个项目(工程)就是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可以包含多个源文件(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特别注意:不要把多个程序写在一个项目中。一个解决方案中有一个活动项目,运行程序时运行的是活动项目,而不是编辑器中当前打开的源程序。
- 启动Microsoft VC++集成开发环境,熟悉集成开发环境的界面;
- 在本地硬盘或自己的U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实验1”的解决方案(工作区);
- 在所建的“实验1”解决方案(工作区)中新建一个在屏幕上显示“Hello World!”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工程名为“Hello”,并编译、组建和运行该程序;
在所建的“实验1”解决方案(工作区)中新建另一个空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工程命名为“Average”,源程序命名为“Ave3.c”,输入以下程序代码(可直接拷贝,但以下代码中有中文标点符号,编译时会有语法错误,正好练习一下查找和修改语法错误):
#include "stdio.h"
//主函数main
void main()
{ float average(float x, float y, float z) ;
float a,b,c,ave;
a=3.5; b=4.6; c=7.9;
ave = average(a,b,c);
printf ("average=%f \n", ave);
}
// average函数定义
float average(float x, float y, float z)
{
float aver;
aver=(x+y+z)/3;
return(aver);
}
编译、组建并运行该程序
- 再次运行Hello和Average两个工程的程序(运行另一个程序需要首先将其设为“活动工程”)
- 打开“实验1”文件夹,观察与解决方案(工作区)和工程对应的都有那些文件。
- 在解决方案(工作区)“实验1”中另外建立两个项目(工程)“Ex1_5”和“Ex1_6”,并分别新建源文件,输入教学课件“第01章_程序设计和C语言”中的“例1.5”和“例1.6”的代码,并生成(组建)和运行。
三、实验步骤
实验1相对简单易上手,此文仅提供部分内容。一方面,同学们需要借亲自上手实验一了解、熟悉VC++开发环境。另一方面,也可掌握编译步骤,缩短接下来的实验时间,提高效率。
(ps:Average例题程序代码里面的小毛病老师有在课堂上讲的啊!)
源文件可在这里新建项<( ̄︶ ̄)>
效果如图所示
这里提供标准的平均数程序:
#include "stdio.h"
//主函数main
void main()
{
float average(float x, float y, float z);
float a,b, c, ave;
a = 3.5; b = 4.6; c = 7.9;
ave = average(a, b, c);
printf("average=%f \n", ave);
}
// average函数定义
float average(float x, float y, float z)
{
float aver;
aver = (x + y + z) / 3;
return(aver);
}
你做对了吗?(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