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概述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物联网安全涉及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多个方面,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威胁。感知层有RFID和无线传感网的安全风险,传输层可能遭遇DoS攻击和跨网认证问题,应用层则需关注用户隐私保护。密码学技术如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物联网安全概述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其定义上来看,物联网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网络;其二,物联网的用户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连。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分析

物联网安全主要属于信息安全中的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无线网络安全的范畴,物联网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物联网的终端系统(如RFID、传感器节点、数据库系统以及服务器等),由此信息安全的内容操作如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库安全等也会涉及。
1.信息安全实现目标
(1)真实性:对信息来源进行判断,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也称可鉴别性。
(2)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3)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4)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被拒绝。
(5)不可抵赖性: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
(6)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力。
2.密码学
(1)无密钥密码:Hash函数;单向(函数)置换;随机序列。
(2)对称密码学:对称密钥加密;消息鉴别码;伪随机序列;实体认证。
(3)公钥密码学:公开密钥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识别。
3.物联网工程
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端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网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