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M框架学习了很久,但是因为自己是分开学的,所以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在这里想在放假之前(还有两个多月)对SSM框架从认识到掌握有一个提高。这篇文章是第一篇文章,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能对所有的知识有一个回顾还有了解,我是看的动力节点的视频,所以大部分内容也会按照上面的来写。
1 框架
主要是先对框架的基本概念有一个认识,因为学的就是框架,到最后学完了却不知道框架到底是什么可不行,看百度百科的结果:
框架(Framework)是整个或部分系统的可重用设计,表现为一组抽象构件及构件实例间交互的方法;另一种定义认为,框架是可被应用开发者定制的应用骨架。前者是从应用方面而后者是从目的方面给出的定义。
可以说,一个框架是一个可复用的设计构件,它规定了应用的体系结构,阐明了整个设计、协作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责任分配和控制流程,表现为一组抽象类以及其实例之间协作的方法,它为构件复用提供了上下文(Context)关系。因此构件库的大规模重用也需要框架。
对于程序员来说,框架就是一套资源,这套资源里面会包含jar包,文档等等。
1.1 Mybatis的下载
既然要使用框架,那么我们就需要把这些资源提前加载进来,Mybatis可以在github官网下载
1.2 Mybatis的jar包
下载下来之后解压到指定的目录下面。我们可以看到
这里面只有一个核心jar包,还有一个lib文件夹。所以我们在使用Mybatis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将Mybatis的jar包和lib目录下的jar包全部导入我们的工程。
2 Mybatis简介
2.1 Mybatis是什么
Mybatis是一个优秀的基于java持久层的框架,它内部封装了jdbc,优点是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与SQL本身,而不用再去花费精力去处理诸如注册驱动、创建Connection、配置Statement等繁杂的过程。
Mybatis通过xml和注解的方式将要执行的各种statement配置起来,并通过java对象和statement中SQL的动态参数进行映射生成最终执行的SQL语句,最后由Mybatis框架执行SQL并将结果映射称java对象。
是不是很蒙圈,简单来讲就是MyBatis,把我们数据库中的表,映射成了java对象。我们可以通过使用java语句通过配置文件直接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修改。下面是她的工作原理,在下一篇博客当中,我会写一个简单的链接的小例子,再回头看,就会有一个更加清楚地认识。
2.2 与Hibernate比较
这里网上有一篇写的比较详细https://www.cnblogs.com/inspurhaitian/p/4647485.html
在这里我把最主要的列出来
Mybatis | Hibernate | |
市场占有率 | 高 | 逐步被淘汰 |
性能 | 高 | 低 |
sql灵活性 | 高 | 低 |
门槛 | 低 | 高 |
sql配置文件 | 多 | 少 |
ORM | 半自动化 | 全自动化 |
数据库无关性 | 低 | 高 |
在这里,最主要的就是sql语句的灵活性,因为我们可以自己手动的编写SQL语句,所以更加接近JDBC(效率最高)的效率,而Hibernate的SQL语句是完全已经封装好的,我们用什么就调用什么接口即可,因此在sql语句的灵活性方面就会差一些。
下一篇博客当中,开始编写第一个简单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