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2c 学习 - 1 总体架构及初始化
前言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己近段时间学习的总结。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I2C协议,那时候主要是单片机上裸跑的驱动。工作的原因开始接触Kernel下i2c的驱动,调试过的slave如eeprom、rtc、以及各种sensor等。但是始终没有好好捋一捋kernel下i2c的驱动结构。这里趁热打铁,针对自己最近用的一个sensor,梳理一下自己对kernel下i2c驱动的理解。水平有限,多多谅解!
整体架构
kernel里面i2c 的驱动在driver/i2c目录下,我的code base上文件列表如下:
文件不是很多,也不少,在这里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 设备初始化及接口实现,该部分主要进i2c设备驱动的初始化、设备创建、设备删除、应用层API调用接口的实现,如open、close、read、write、ioctl等,该部分代码集中在i2c-dev.c文件中;
- 驱动核心接口函数,该部分是i2c驱动的核心,主要实现了i2c模块的初始化,以及驱动的添加删除、adapter的添加删除等核心API函数,该部分代码集中在**i2c-core-**开头的文件里面;
- adapter驱动,所谓adapter,在这里其实就是i2c master,也有叫i2c controller的,其实意思都一样,在busses目录下,实现了各个厂商的i2c adapter驱动;
- 其它的一些如smbus、gpio模拟i2c等,这里没用到,也不做过多的介绍。
Kernel i2c初始化
根据上面i2c整体架构的描述,Kernel里面i2c的初始化主要包含2部分,一部分为i2c模块的初始化,一部分为i2c设备初始化。这里分别进行描述:
i2c 模块的初始化
i2c模块的初始化函数是static int __init i2c_init(void),该函数是整个i2c软件架构中,最先被调用的函数,在postcore_initcall阶段即被调用,函数如下:
static int __init i2c_init(void)
{
int retval;
retval = of_alias_get_highest_id("i2c");
down_write(&__i2c_board_lock);
if (retval >= __i2c_first_dynamic_bus_num)
__i2c_first_dynamic_bus_num = retval + 1;
up_write(&__i2c_board_lock);
retval = bus_register(&i2c_bus_type);
if (retval)
return retval;
is_registered = true;
#ifdef CONFIG_I2C_COMPAT
i2c_adapter_compat_class = class_compat_register("i2c-adapter");
if (!i2c_adapter_compat_class) {
retval = -ENOMEM;
goto bus_err;
}
#endif
retval = i2c_add_driver(&dummy_driver);
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