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时间序列数据的对齐和数据库的分批查询

欲直接下载代码文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0. 前言

在机器学习里,我们对时间序列数据做预处理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有多个时间序列存在多个表里,每个表的的时间轴不完全相同,要如何把这些表在时间轴上进行对齐,从而合并成一个表呢?尤其是当这些表都存在数据库里,而且超级超级大的时候,怎样才能更高效地处理呢?

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如何在Python中创建数据库连接以及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分组聚合以及批量读取和处理等操作。

今天就以上面的问题为导向,手把手教你如何用Python一步步实现相应的功能。讲解的内容主要有:

  1. 如何实现两个有序序列的合并;

  2. 延伸到两个时间序列数据的对齐;

  3. 从数据库中自动循环分批读取数据。

需要掌握的主要编程技巧包括:

  • 用函数实现特定功能

  • 用类对功能进行封装

  • 实现基本的迭代器

使用的工具及版本:Python3.7,MySQL8.0, Jupyter Notebook

1. 有序序列的合并

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实现将2个有序(默认从小到大排序)序列合并成一个序列,同时介绍Python中基本的循环结构。

其实在Python中固然有相应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做到(例如集合的set.union()方法),这里之所以要自己实现,主要是要理解这种思想,为后文的功能实现做铺垫。

1.1 Python知识点之条件测试

if 语句的语法结构为:

if boolean_expression1: #如果满足条件1,则执行suite1代码块
    suite1
elif boolean_expression2: #如果满足条件2,则执行suite2代码块
    suite2
else: #否则执行else_suite代码块
    else_suite

其中elifelse为可选。

1.2 Python知识点之循环控制

1.2.1 while循环

(1) 循环机制及应用场景
  • 用于编写通用迭代结构

  • 顶端测试为真时执行循环体,并会重复多次测试直到为假后结束循环

(2) 语法格式
while boolean_expression: #如果测试为真,则执行while_suite代码块(循环执行)
    while_suite
else: #直到测试为假,则执行一遍else_suite代码块之后结束循环
    else_suit

其中else为可选。

1.2.2 for 循环

(1)循环机制及应用场景
  • 通用的序列迭代器,用于遍历任何有序的序列对象内的元素

  • 可用于字符串、元组、列表和其它的内置可迭代对象,以及通过类所创建的新对象

(2)语法格式
for expression in iterable:
    for_suite
else:
    else_suite

其中else为可选。

?tips1: for循环比while循环执行速度快的多,能用for的尽量使用for

1.3 Python知识点之函数

函数是python为了代码最大程度地重复利用最小化冗余而提供的基本程序结构。

它能够将整块代码巧妙地隔离成易管理的一小块,把重复代码放在函数中,而不是进行大块的复制,这是一个程序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1.3.1 创建函数

使用def语句定义函数,并且函数都会有一个返回值,默认为None,也可以用return语句明确指定返回值。

语法格式:

def funtionName(parameters): #定义函数名,设置函数的参数
    suite #函数体
    return something

1.3.2 调用函数

在Python中,函数是一个可调用对象,它有一个内置的方法,叫call

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会碰到一类错误:"xxx" object is not callable,这就表示这个对象是不可调用的。

调用函数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函数名后面加小括号(),有参数的时候在括号中传入参数即可:funtionName(par1,..)

?tips2:python中定义函数名的时候,通常第一个单词均小写,第二个单词开始通常首字母大写,例如,printName,calculateSum

?tips3:写函数的时候,尽量写得简单,功能尽可能单一,不要写得又长又复杂

1.4 手动实现有序序列的合并

注:在 Python 中,list(列表)是最常用、最核心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一种序列类型,可以接收各种类型的元素,也可以同时接收不同类型的元素。此外,list 还是一个可迭代对象。本文的演示多采用 list 结构组织数据。

- 解题思路

假设有两个序列:a = [1,3,7,9,11], b = [3,4,7,8],怎么合并成一个序列?

思路:用第3个序列 c 记录结果,同时对 a、b 进行遍历,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将 a、b 中的元素添加到 c 中;遍历的方法是用指针进行索引。

  1. 初始状态:c= ,idx_a=0,idx_b=0;

  2. a[0]=1, b[0]=3, a[0]<b[0]
    → 将 a[0] 添加到 c ,idx_a=idx_a+1
    → 此时 c=[1], idx_a=1, idx_b=0

  3. a[1]=3, b[0]=3, a[0]=b[0]
    → 将 a[1]或b[0] 添加到 c ,idx_a=idx_a+1, idx_b=idx_b+1 
    → 此时 c=[1,3], idx_a=2, idx_b=1;

  4. a[2]=7, b[1]=4, a[0]>b[1]
    → 将b[1] 添加到 c , idx_b=idx_b+1
    → 此时 c=[1,3,4], idx_a=2, idx_b=2;

  5. a[2]=7, b[2]=7, a[2]=b[2]
    → 将a[2]或b[2] 添加到 c , idx_a=idx_a+1, idx_b=idx_b+1 
    → 此时 c=[1,3,4,7], idx_a=3, idx_b=3;

  6. a[3]=9, b[3]=8, a[3]>b[3]
    → 将b[3] 添加到 c , idx_b=idx_b+1 
    → 此时 c=[1,3,4,7,8], idx_a=3, idx_b=4;

  7. idx_b=4超出了b的索引范围,及idx_b=len(b),但此时idx_a<len(a),所以将 a[idx_a:] 直接添加到 c 
    → 此时c=[1,3,4,7,8,9,11],结束,输出结果c 。

- 实现代码

def orderedListUnion(a, b):
    '''
    合并两个按从小到大排好序的序列a,b
    '''

    # 设置循环初始值
    idx_a = 0
    idx_b = 0     
    c = []

    # 声明变量len_a,len_b,指向序列a,b的长度,用来控制循环条件
    len_a = len(a) 
    len_b = len(b)        
    while (idx_a < len_a) and (idx_b < len_b):

        #若两个元素相等,则将该元素添加到c,且两个idx同时右移:
        if a[idx_a] == b[idx_b]:
            c.append(a[idx_a])
            idx_a += 1
            idx_b += 1

        #若不相等,取较小的元素,且较小元素的idx右移
        elif a[idx_a] < b[idx_b]:
            c.append(a[idx_a])
            idx_a += 1
        else:
            c.append(b[idx_b])
            idx_b += 1

    # 当一个序列遍历结束后,跳出循环,将未遍历完的序列的剩余元素添加到c
    if idx_a == len_a:
        c = c + b[idx_b:]
    if idx_b == len_b:
        c = c + a[idx_a:]

    return c

# 测试
a = [1,3,7,9,11]
b = [3,4,7,8]
print(orderedListUnion(a,b))

输出结果:

2、时间序列的对齐

2.1 问题场景

前面的练习仅仅作为热身,现在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假设一个更具体场景:

在医院的ICU里,需要持续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指标。这些指标的采集频率往往是不同的(例如有些指标隔几秒采集一个,有些几个小时采集一个,有些一天采集一个),而且有些是定期的,有些是不定期的,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某些指标在某段时间上是缺失的,所以不同生命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时间轴上的表现往往是不对齐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

如何将存储在不同数据表里,且时间轴不同的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合并,对齐到同一个时间轴上?

举例说明:

假设现在有2个数据表,分别记录了某个病人某一天当中某些时刻的一些生命体征指标:

表1:

表2:

<think>我们正在处理用户的问题:将QCustomPlot中的时间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用户提到使用Python和QCustomPlot,但需要注意的是,QCustomPlot本身是一个C++库,而Python中通常使用PyQt或PySide来绑定它。因此,我们将假设用户是在PyQt或PySide的环境中使用QCustomPlot。 用户的需求:将时间数据(可能是图表中的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从QCustomPlot的图表中提取数据,特别是时间轴(x轴)上的数据点,并将其保存为文本(例如CSV、TXT等)。 步骤: 1. 理解QCustomPlot中存储数据的方式:QCustomPlot使用QCPGraph来绘制曲线,数据存储在QCPDataContainer中(通常通过QCPGraph的data()方法获取)。 2. 获取图表中的数据:我们需要遍历图表中的图形(graph),然后获取每个图形的数据点。 3. 时间轴通常是x轴的数据,而y轴则是对应的值。 4. 将数据写入文本文件,例如每行一个数据点,包含x(时间)和y值。 但是,用户提到的是“时间数据”,所以可能是指x轴是时间轴。在QCustomPlot中,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毫秒数,即Unix时间戳)存储。我们可以将时间戳转换为可读的字符串,也可以直接保存为时间戳。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 - 用户希望时间以什么格式保存?(原始时间戳还是格式化字符串?) - 文本格式的具体要求?(如CSV,制表符分隔等) 由于用户没有明确,我们将提供两种选择: 1. 保存为原始数值(时间戳)和对应的y值。 2. 将时间戳转换为可读的日期时间字符串,再保存。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将整个图表的数据导出,或者仅导出特定图形。 我们将编写一个函数,它接受以下参数: - plot: QCustomPlot对象 - filename: 导出的文件名 - timeFormat: 可选,如果提供,则将时间戳格式化为字符串;如果不提供,则保存为浮点数(时间戳) 注意:QCustomPlot的数据点x值可能是double类型,表示毫秒时间戳。 步骤: 1. 获取QCustomPlot中的所有图形(graph)。 2. 遍历每个图形,获取其数据。 3. 对于每个数据点,将x值(时间戳)转换为字符串(如果需要)并写入文件,同时写入y值。 由于一个图表中可能有多个图形,我们可以在文件中为每个图形单独一列,或者每个图形单独一个文件?这里我们先按每个图形单独一个文件处理,文件名可以基于传入的文件名加上图形索引。 但更常见的做法是:将多个图形的数据写入同一个文件,每一列代表一个图形。第一列是时间(共享的),然后后面每一列是每个图形的y值。 注意:不同的图形可能有不同的时间点?但通常时间轴是共享的。然而,QCustomPlot并不要求所有图形共享相同的时间点。因此,如果各图形的时间点不同,我们可能需要将数据分别保存。 为了简单,我们假设用户希望每个图形单独保存一个文件,或者用户只有一个图形。 这里我们提供一个函数,可以选择保存方式(每个图形单独文件,或所有图形在一个文件)。但用户问题没有明确,我们先实现每个图形单独保存。 另外,如果用户有多个图形,但时间点相同,那么可以保存到一个文件,第一列时间,后面各列是不同图形的y值。但我们需要确保时间点相同且对齐。这需要额外的检查。 由于用户需求不明确,我们提供两个函数: 1. 分别保存每个图形到一个文件。 2. 将所有图形保存到一个文件(要求时间对齐,如果不对齐则报错或跳过)。 我们先实现分别保存。 分别保存函数: def export_graphs_to_text(plot, base_filename, time_format=None): graphs = plot.graphs() for i, graph in enumerate(graphs): data = graph.data() filename = f"{base_filename}_{i}.txt" # 或者用图形的名字,如果有的话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 for j in range(data.size()): point = data.at(j) x = point.key y = point.value if time_format is not None: # 将x(时间戳,单位毫秒)转换为datetime对象,然后格式化 # 注意:时间戳可能是秒?但QCustomPlot使用毫秒时间戳。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1000.0) # 因为fromtimestamp使用秒 x_str = dt.strftime(time_format) f.write(f"{x_str}\t{y}\n") else: f.write(f"{x}\t{y}\n")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时间戳的单位。在QCustomPlot中,如果我们使用QCPAxisTickerDateTime,那么x轴的单位是秒?还是毫秒?实际上,QCustomPlot内部使用double表示时间,单位是秒(自1970年1月1日UTC起)?还是毫秒? 根据QCustomPlot文档,QCPAxisTickerDateTime使用的时间单位是秒(Unix时间戳)。但是,在QCustomPlot中,数据点是以double类型存储的,单位是秒。然而,在设置轴标签时,QCPAxisTickerDateTime会将数据解释为秒,然后转换为日期。 因此,我们在存储数据时,如果选择格式化为字符串,那么需要将x值(单位是秒)转换为datetime对象。 修正:将x除以1000.0改为直接使用x(因为单位是秒)?不,实际上QCustomPlot的QCPAxisTickerDateTime要求数据以秒为单位,但我们在使用QDateTime时,QDateTime::fromSecsSinceEpoch()需要秒数,而QDateTime::fromMSecsSinceEpoch()需要毫秒数。 但是,在QCustomPlot中,当我们使用`QCPAxisTickerDateTime`时,它默认将轴上的单位视为秒?还是毫秒? 查看文档:QCPAxisTickerDateTime的setDateTimeFormat函数中,格式字符串与QDateTime的toString相同。而数据值被解释为自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以来的秒数(即Unix时间戳)。 所以,数据点中的x值应该是秒(浮点数,包括小数秒)。 因此,在导出时: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 # 这样就可以了,因为fromtimestamp接受秒(浮点数) 但是,如果用户的数据x值单位是毫秒,那么我们需要除以1000。所以,关键在于用户如何设置轴。 为了通用,我们可以让用户指定一个时间单位(是秒还是毫秒),或者我们默认使用秒(因为QCustomPlot的默认单位是秒)。 这里我们假设用户使用的是秒(标准Unix时间戳)。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毫秒,那么他可以在调用函数时设置一个参数来调整。 修改函数:增加一个参数`time_unit`,可以是's'(秒)或'ms'(毫秒),默认为's'。 因此,函数签名改为: def export_graphs_to_text(plot, base_filename, time_format=None, time_unit='s'): 然后在循环内: if time_format is not None: if time_unit == 'ms': x_seconds = x / 1000.0 else: x_seconds = x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_seconds) x_str = dt.strftime(time_format) f.write(f"{x_str}\t{y}\n") else: f.write(f"{x}\t{y}\n") 但是,如果用户不需要格式化,我们直接写x值,那么单位就是原始单位(可能是秒或毫秒,取决于用户数据)。所以,在不需要格式化的时候,我们直接写原始值,这样用户自己知道单位。 另外,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选项,在不需要格式化时,将时间转换为秒(如果原始是毫秒)?这取决于用户。我们这里不做转换,因为用户可能希望保留原始数值。 现在,考虑将所有图形保存到一个文件(假设时间对齐)。我们假设所有图形有相同数量的数据点,且每个数据点的时间戳相同(或者至少第一个图形的时间点作为参考)。 我们可以这样: def export_all_graphs_to_one_file(plot, filename, time_format=None, time_unit='s'): graphs = plot.graphs() if not graphs: return # 以第一个图形的时间点为基准 base_data = graphs[0].data() n_points = base_data.size() # 检查所有图形是否都有相同数量的点 for graph in graphs: if graph.data().size() != n_points: raise ValueError("Graphs have different number of points") # 打开文件,写入数据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 # 写入表头 headers = ['Time'] + [f'Y{i}' for i in range(len(graphs))] f.write('\t'.join(headers) + '\n') for j in range(n_points): # 获取第一个图形的时间点 x = base_data.at(j).key row = [] if time_format is not None: if time_unit == 'ms': x_seconds = x / 1000.0 else: x_seconds = x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_seconds) row.append(dt.strftime(time_format)) else: row.append(str(x)) # 遍历每个图形,获取当前索引j的y值 for graph in graphs: y = graph.data().at(j).value row.append(str(y)) f.write('\t'.join(row) + '\n') 注意:这个函数要求所有图形有相同数量的数据点,且顺序相同(即相同索引的点对应相同的时间)。如果图形不是这样,那么这种方法不适用。 由于用户没有明确需求,我们将提供这两个函数,并让用户根据情况选择。 但是,用户的问题是如何转换,所以我们给出示例代码。 另外,用户提到的是“时间数据”,可能是指x轴是时间,而y轴是数值。我们假设用户已经绘制了图形。 现在,我们编写一个示例,展示如何使用这两个函数。 注意:我们需要在PyQt环境中使用,所以确保导入了必要的模块。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有一个QCustomPlot对象叫做`customPlot`,并且已经添加了一些图形。 分别保存: export_graphs_to_text(customPlot, "output", time_format="%Y-%m-%d %H:%M:%S", time_unit='s') 这将为每个图形生成一个文件,如output_0.txt,output_1.txt等,每行包含格式化的时间和y值,用制表符分隔。 或者,保存到一个文件: export_all_graphs_to_one_file(customPlot, "output_all.txt", time_format="%Y-%m-%d %H:%M:%S", time_unit='s') 如果用户不需要格式化时间,则省略time_format参数。 注意:我们使用了制表符分隔,也可以改为逗号(CSV)。 我们可以让用户指定分隔符,但为了简单,我们先使用制表符。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用户:这个函数假设数据是按照索引顺序存储的,并且QCustomPlot的数据容器是连续的。通常,数据是按照x值排序的,但也不一定。如果用户添加数据时是乱序的,那么导出时也是乱序的。所以,如果需要排序,可以在导出前对每个图形的数据按x值排序。 但是,QCustomPlot的QCPGraph在添加数据时并不自动排序,所以数据容器中点的顺序就是添加的顺序。因此,如果用户需要按时间排序,可以在导出前对每个图形进行排序。 我们可以在导出函数中增加排序步骤,但这样可能会影响性能(特别是大数据集)。所以,我们让用户自己决定是否排序。 因此,我们不在函数内排序,用户可以在导出前确保数据已经排序,或者自己排序。 总结:我们提供了两个函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注意:以上代码需要导入datetime模块。 由于用户的问题是关于QCustomPlot的,而QCustomPlot是C++库,在Python中是通过PyQt或PySide使用,因此我们需要确保用户的环境中有这些。 最后,我们给出完整的代码示例(包括函数定义)。 但是,用户的问题只要求如何转换,所以我们给出函数,并说明用法。 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datetime def export_graphs_to_text(plot, base_filename, time_format=None, time_unit='s', delimiter='\t'): graphs = plot.graphs() for i, graph in enumerate(graphs): data = graph.data() # 如果有图形名字,可以使用,否则用索引 graph_name = graph.name() if graph.name() else f"graph_{i}" filename = f"{base_filename}_{graph_name}.txt"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 # 遍历数据点 for j in range(data.size()): point = data.at(j) x = point.key y = point.value if time_format is not None: if time_unit == 'ms': x_seconds = x / 1000.0 else: x_seconds = x try: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_seconds) except: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0) # 如果时间戳无效,使用1970 x_str = dt.strftime(time_format) line = f"{x_str}{delimiter}{y}\n" else: line = f"{x}{delimiter}{y}\n" f.write(line) def export_all_graphs_to_one_file(plot, filename, time_format=None, time_unit='s', delimiter='\t'): graphs = plot.graphs() if not graphs: return base_data = graphs[0].data() n_points = base_data.size() # 检查所有图形的数据点数量 for graph in graphs: if graph.data().size() != n_points: raise ValueError("Graphs have different number of points")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 # 写入表头 headers = ['Time'] + [graph.name() if graph.name() else f"Y{i}" for i, graph in enumerate(graphs)] f.write(delimiter.join(headers) + '\n') for j in range(n_points): x = base_data.at(j).key row = [] # 时间列 if time_format is not None: if time_unit == 'ms': x_seconds = x / 1000.0 else: x_seconds = x try: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x_seconds) except: dt = datetime.datetime.fromtimestamp(0) row.append(dt.strftime(time_format)) else: row.append(str(x)) # 每个图形的y值 for graph in graphs: y = graph.data().at(j).value row.append(str(y)) f.write(delimiter.join(row) + '\n') ``` 使用说明: 1. `export_graphs_to_text`:将每个图形导出到单独的文件。参数`base_filename`是基础文件名,每个文件会在此基础上加上图形索引或名字。`time_format`是时间格式字符串(如"%Y-%m-%d %H:%M:%S"),如果不需要格式化,设为None。`time_unit`指定时间单位('s'表示秒,'ms'表示毫秒)。`delimiter`是分隔符,默认为制表符。 2. `export_all_graphs_to_one_file`:将所有图形导出到一个文件。要求所有图形有相同数量的数据点。参数同上。 注意:如果数据点很多,请注意性能。另外,如果时间戳无效(如负数),我们捕获异常并设置为1970年。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用这两个函数。 最后,我们生成相关问题。 注意: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将时间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我们提供了两个函数来实现。 相关问题: 1. 如何确保导出的时间数据是正确的时区? 2. 如果图表中有大量数据点,如何优化导出性能? 3. 如何将导出的文本数据再导入到QCustomPlot中? 4. 如果图形的时间点没有对齐,如何导出为多个文件? 5. 如何导出为CSV格式(逗号分隔)? 6. 在导出数据前,如何对数据点按时间排序? 我们可以在回答中提供一些提示,但用户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 由于用户的问题已经解答,我们结束回答。</think>### QCustomPlot 时间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 在 Python 中通过 PyQt 使用 QCustomPlot 时,将时间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的核心步骤如下: #### 1. **获取时间数据** QCustomPlot 的时间数据通常以 **Unix 时间戳(秒或毫秒)** 存储。需要先提取坐标轴上的原始数值: ```python # 获取 X 轴(时间轴)范围 x_min = customPlot.xAxis.range().lower x_max = customPlot.xAxis.range().upper # 获取时间轴上的刻度位置 ticker = customPlot.xAxis.ticker() ticks = ticker.createTickVector(x_min, x_max) # 返回浮点数时间戳列表 ``` #### 2. **时间戳转换** 将数值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文本(需指定时间单位): ```python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timestamp_to_text(ts, unit='s'): # 单位转换:毫秒 -> 秒 ts_seconds = ts / 1000.0 if unit == 'ms' else ts return datetime.fromtimestamp(ts_seconds).strftime("%Y-%m-%d %H:%M:%S") # 示例:转换所有刻度 time_labels = [timestamp_to_text(tick) for tick in ticks] ``` #### 3. **导出为文本文件** 将转换后的时间数据写入文件: ```python def export_time_axis(filename, time_labels):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 f.write("Time_Axis_Data\n") f.write("\n".join(time_labels)) # 调用导出函数 export_time_axis("time_axis.txt", time_labels) ``` #### 完整示例代码 ```python from PyQt5.QtWidgets import QApplication from pyqtgraph import Qt from qcustomplot import QCustomPlot import sys app = QApplication(sys.argv) plot = QCustomPlot() # 假设已配置带时间轴的图表(示例代码略) # ... # 获取时间轴刻度 ticks = plot.xAxis.ticker().createTickVector(plot.xAxis.range().lower, plot.xAxis.range().upper) # 转换时间戳 (假设单位: 秒) time_labels = [datetime.fromtimestamp(t).strftime("%Y-%m-%d %H:%M") for t in ticks] # 导出文本 with open("time_data.txt", "w") as f: f.write("Time, Formatted_Time\n") for i, t in enumerate(ticks): f.write(f"{t}, {time_labels[i]}\n") print("时间数据已导出到 time_data.txt") sys.exit(app.exec_()) ``` #### 关键说明: 1. **时间单位确认** QCustomPlot 默认使用 **秒级时间戳**,若使用毫秒需在转换时指定 `unit='ms'` 2. **格式化控制** 通过 `strftime()` 自定义输出格式,例如: - `"%H:%M:%S"` → 15:30:45 - `"%Y/%m/%d"` → 2023/08/15 3. **数据扩展** 若需导出曲线数据点,遍历 `graph.data()` 获取坐标: ```python for graph in plot.graphs(): data = graph.data() for i in range(data.size()): point = data.at(i) x_time = timestamp_to_text(point.key) y_value = point.value ``` #### 注意事项: - 时区处理:`datetime.fromtimestamp()` 使用本地时区,需 UTC 时间时改用 `datetime.utcfromtimestamp()` - 性能优化:大数据量时建议分批写入文件 - 数值精度:Unix 时间戳默认精确到微秒,需截断时使用 `round(ts, 3)` 保留毫秒 [^1]: 引用示例展示了 Matplotlib 的时间序列处理逻辑,QCustomPlot 的时间戳转换原理类似。 --- ### 相关问题 1. **如何将 QCustomPlot 中的曲线数据点(包括时间戳和数值)导出为 CSV 文件?** 2. **当时间轴显示为相对时间(如秒数)而非绝对时间时,如何转换为可读格式?** 3. **如何处理 QCustomPlot 中跨越多个时区的时间数据?** 4. **导出大数据量(>100 万点)时如何避免内存溢出?** 5. **如何将导出的时间文本数据重新导入 QCustomPlot 绘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