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天servlet、HTTP、Request

本文深入探讨Servlet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始化过程与自定义配置。详细解析@WebServlet注解的使用,IDEA与Tomcat的配置方法,以及Servlet的实现类。同时,全面介绍HTTP协议,涵盖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等关键概念,并讲解Request对象的功能与应用。

1.生命周期

  1. 默认的servlet
    当第一次访问时初始化init()
  2. 自定义初始化
    在配置文件中<servlet>标签中
    <load-on-startup>值</load-on-startup>
    值为正数,服务器启动执行init()(自定义)
    值为正数,服务器启动,且servlet被调用时执行init()(默认)

2.注解@WebServlet

用注解去配置servlet

public @interface WebServlet {
    String name() default "";

    String[] value() default {};

    String[] urlPatterns() default {};//请求路径,可配置多个

    int loadOnStartup() default -1;//初始化时间

    WebInitParam[] initParams() default {};

    boolean asyncSupported() default false;

    String smallIcon() default "";

    String largeIcon() default "";

    String description() default "";

    String displayName() default "";
}

3.idea与tomcat的相关配置

  1.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配置文件
    Using CATALINA_BASE: “C:\Users\曾大爷.IntelliJIdea2019.3\system\tomcat_day01”

4.servlet的实现类

  1. Gender Servlet
    对Servlet进行简化,继承该类只需要实现service方法
  2. HTTPServlet
    主要对请求方式进行分析,继承该类复写doGet、doPost方法

5.HTTP协议

  1. 请求行
    两种请求方式get、set
    (GET /login.html 请求协议/版本)
  2. 请求头
    请求头名称: 请求头值
    常见的请求头
    User-Agent:浏览器告诉服务器,我访问你使用的浏览器版本信息
    Referer:http://localhost/login.html
    告诉服务器,我(当前请求)从哪里来?
  3. 请求空行
    空行,就是用于分割POST请求的请求头,和请求体的。
  4. 请求体(正文):
    封装POST请求消息的请求参数的

字符串格式:
POST /login.html HTTP/1.1 ////////////请求行////////////////
Host: localhost /////////////请求头信息,地址信息//////////////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in64; x64; rv:60.0) Gecko/20100101 Firefox/60.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zh-CN,zh;q=0.8,zh-TW;q=0.7,zh-HK;q=0.5,en-US;q=0.3,en;q=0.2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Referer: http://localhost/login.html ////////////请求来源////////
Connection: keep-alive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
空行
username=zhangsan

6.Request

6.1 request功能

  1. 获取请求行数据
    getMethod()获取请求方式
    getContextPath()获取虚拟目录
    getServletPath()获取Servlet路径
    getQueryString()获取get方式请求参数
    getRequestURI()获取请求URI
    getProtocol()获取协议及版本
    getRemoteAddr()获取客户机的IP地址
  2. 获取请求头数据
    getHeader(String name):通过请求头的名称获取请求头的值
    getHeaderNames():获取所有的请求头名称
  3. 获取请求体数据
    只有POST请求方式,才有请求体
    getReader()获取字符输入流,只能操作字符数据
    getInputStream():获取字节输入流,可以操作所有类型数据

6.2 request其他功能

  1. 获取请求参数通用方式
    getParameter(String name):根据参数名称获取参数值
    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根据参数名称获取参数值的数组
    getParameterNames():获取所有请求的参数名称
    getParameterMap():获取所有参数的map集合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编码问题
  2. 请求转发:一种在服务器内部的资源跳转方式
    第一步,通过request对象获取请求转发器对象:RequestDispatcher 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
    第二步,使用RequestDispatcher对象来进行转发:forward(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3. 共享数据
    域对象:一个有作用范围的对象,可以在范围内共享数据
    request域:代表一次请求的范围,一般用于请求转发的多个资源中共享数据
    方法: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Object obj):存储数据
    Object getAttitude(String name):通过键获取值
    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通过键移除键值对
  4. 获取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 getServletContext()

servlet特点

1.单例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