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科技产业,其实有这么一个宏观趋势:中国正在失去学习目标。
从前沿科技的应用,业务问题的变化,甚至到科技公司的文化上,美国都不再保持着对中国的同轨且领先。换句话说,后面的路要靠自己摸索。
尤其是在文化上。曾记否十多年间,我们在从PC到互联网创业,经历了一个人人读硅谷的时代。而今天还在讲硅谷精神、硅谷文化的似乎已经寥寥。甚至科技公司谈精神和文化的,都似乎在越来越少。
当然,这种问题不止出现在咱们这。翻开推特和Reddit一看,硅谷人也每天在骂自己失去了硅谷精神。而中国科技公司学硅谷更是有点学累了——免费零食、带狗上班、发布会穿T恤都学了,还学什么呢?

领英创始人艾伦·布鲁几次提出,“硅谷”未来会出现在中国。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感叹硅谷文化的焦土化,以及中国科技产业表现出的文化生命力,或许我们可以深究一下,最被看好能生长出中国式科技文化的地方,隔空承接了哪些“硅谷味道”?
让我们从一个横截面来开始这个话题:最好的硅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皮埃罗魂牵梦绕的那片沙漠
回忆硅谷文化,皮埃罗·斯加鲁菲可以说是最好的人选。这位《硅谷百年史》的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就干了一件事:追忆硅谷文化。

这位号称硅谷布道师的帅老头,总是会回忆1950年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将要变得知名的公司,但当时圣何塞还是一片彻彻底底的沙漠。这里没有横亘星球的IT产业,也没有家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只有仙人掌和蜥蜴。
但那片沙漠有迷人的地方。在皮埃罗看来,硅谷有三个最主要的“美德”:
1、容忍和赞美以小博大。
2、多行业可以快速融合。
3、产业格局乱中有序。
这些影像构建了沙漠里的文化帝国,让新兴科技市场的“开山怪”们趋之若鹜。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具体的产业基础,去看这几件事背后的文化和理念支撑,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也许并不会感到陌生。
这几年,皮埃罗始终在世界各地讲这样一个论点:“中国城市正在做我想做的事。”
虽然我们不排除这是他常年来中国走穴的“业务需要”,但也要看到,之所以他认为中国正在发生硅谷想要发生的变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