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域
- 作用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变量的作用范围。
- 在JS中作用域分成两种:
1.1全局作用域
- 直接在script标签中编写的代码都运行在全局作用域中
- 全局作用域在打开页面时创建,在页面关闭时销毁。
- 全局作用域中有一个全局对象window,window对象由浏览器提供,
可以在页面中直接使用,它代表的是整个的浏览器的窗口。
- 在全局作用域中创建的变量都会作为window对象的属性保存
在全局作用域中创建的函数都会作为window对象的方法保存
- 在全局作用域中创建的变量和函数可以在页面的任意位置访问。
在函数作用域中也可以访问到全局作用域的变量。
- 尽量不要在全局中创建变量,因为全局变量的生命周期比较长,关闭浏览器窗口才释放。
2.2函数作用域
- 函数作用域是函数执行时创建的作用域,每次调用函数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函数作用域。
- 函数作用域在函数执行时创建,在函数执行结束时销毁。
- 在函数作用域中创建的变量---(指用var声明的变量),不能在全局中被访问。
- 当在函数作用域中使用一个变量时,它会先在自身作用域中寻找,
如果找到了则直接使用,如果没有找到则到上一级作用域中寻找,
如果找到了则使用,找不到则继续向上找,直到全局作用域,若还未找到undefined
- 变量的声明提前
- 在全局作用域中,使用var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会在所有的代码执行之前被声明,但是不会赋值。
所以我们可以在变量声明前使用变量。但是不使用var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不会被声明提前。
- 在函数作用域中,也具有该特性,使用var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会在函数所有的代码执行前被声明,
如果没有使用var关键字声明变量,则变量会变成全局变量
- 函数的声明提前
- 在全局作用域中,使用函数声明创建的函数(function fun(){}),会在所有的代码执行之前就被创建,
也就是我们可以在函数声明前去调用函数,但是使用函数表达式(var fun = function(){})创建的函数没有该特性
- 在函数作用域中,使用函数声明创建的函数,会在所有的函数中的代码执行之前就被创建好了。
说出以下代码的执行结果
=========================================
var a = 123;
function fun(){
alert(a);
}
fun();
结果:123
=========================================
var a = 123;
function fun(){
alert(a);
var a = 456;
}
fun();
alert(a);
结果:undefined;123
=========================================
var a = 123;
function fun(){
alert(a);
a = 456;
}
fun();
alert(a);
结果:123 ;456
=========================================
var a = 123;
function fun(a){
alert(a);
a = 456;
}
fun();
alert(a);
结果: undefined ; 123
=========================================
var a = 123;
function fun(a){
alert(a);
a = 456;
}
fun(123);
alert(a);
1 123 ; 123
只要函数有形式参数 ,就相当于在函数内定义 --- var 形参
不管你是否传参 ,都会定义 ,而之后函数体内的对参数值的改变都生效。
2.3this(上下文对象)
- 我们每次调用函数时,解析器都会将一个上下文对象作为隐含的参数传递进函数。
使用this来引用上下文对象,根据函数的调用形式不同,this的值也不同。
- this的不同的情况:
1.以函数的形式调用时,this是window
2.以方法的形式调用时,this就是调用方法的对象
3.以构造函数的形式调用时,this就是新创建的对象
4.构造函数
- 构造函数是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函数
- 一个构造函数我们也可以称为一个类
- 通过一个构造函数创建的对象,我们称该对象时这个构造函数的实例
- 通过同一个构造函数创建的对象,我们称为一类对象
- 构造函数就是一个普通的函数,只是他的调用方式不同,
如果直接调用,它就是一个普通函数
如果使用new来调用,则它就是一个构造函数
- 例子:
function Person(){
}
- 构造函数的执行流程:
1.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2.将新的对象作为函数的上下文对象(this)
3.执行函数中的代码
4.将新建的对象返回
- instanceof 用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实例
- 语法:对象 instanceof 构造函数
- 如果该对象时构造函数的实例,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Object是所有对象的祖先,所以任何对象和Object做instanceof都会返回true
- 枚举对象中的属性
for...in
语法:
for(var 属性名 in 对象){
}
for...in语句的循环体会执行多次,对象中有几个属性就会执行几次,
每次讲一个属性名赋值给我们定义的变量,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获取对象中的属性
4.2原型对象(prototype)
- 创建一个函数以后,解析器都会默认在函数中添加一个数prototype
prototype属性指向的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我们称为原型对象。
- 当函数作为构造函数使用,它所创建的对象中都会有一个隐含的属性执行该原型对象。
这个隐含的属性可以通过 对象 . __proto__ 来访问。
- 原型对象就相当于一个公共的区域,凡是通过同一个构造函数创建的对象他们通常都可以访问到相同的原型对象。
我们可以将对象中共有的属性和方法统一添加到原型对象中,
这样我们只需要添加一次,就可以使所有的对象都可以使用。
- 当我们去访问对象的一个属性或调用对象的一个方法时,它会先自身中寻找,
如果在自身中找到了,则直接使用。-----在自身找到相当于重写了原型对象中的方法。
如果没有找到,则去原型对象中寻找,如果找到了则使用,
如果没有找到,则去原型的原型中寻找,依此类推。直到找到Object的原型为止,Object的原型的原型为null,
如果依然没有找到则返回undefined
- hasOwnProperty()
- 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检查对象自身中是否含有某个属性
- 语法:对象.hasOwnProperty("属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