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做电气的,在别人眼中可是高科技,但是又有谁没当过“电气画图工具人呢”?
我刚入行时,以为EPLAN设计就是“画线画框画符号”,直到被客户讲一句“你这图纸连鬼都看不懂”怼到怀疑人生。
事实上,多年后我才明白图纸设计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客户需求翻译+逻辑拼图+避坑马拉松。
今天就用我踩过的坑,换你少加几天班!(建议收藏,毕竟下次被骂时可能用得上)
我们在整个图纸设计的生命周期中,我列了五步,让你明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第1步:搞清需求!别当“闭眼玩家”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调查研究,我们来看一下画图时对需求的了解,如下图设备的布局。
记得有一次客户直接灵魂拷问:你画的到底是啥玩意儿?
你这个电柜是给机器人供电的配电柜,还是控制生产线的PLC控制柜?
曾经把伺服控制柜画成照明箱,被机械工程师追着骂了三条流水线...
作为新人对安全等级也不是很清楚,不清楚客户要的是“摸一下电不死人”的常规防护,还是“炸了也不能停”的SIL3级?
有次偷懒没问安全等级,结果验收时甲方直接掏出《IEC 61508》砸我脸上。
画图时我们关于标准也不清楚,究竟是IEC、国标、JIC...选错直接重开!
这简直就是标准黑洞:我们究竟用什么标准?
IEC用户:端子排编号必须带“X”
JIC用户:继电器符号长得像外星文字
国标用户:“你这图纸不符合GB/T 4728.2!”
有时我们最怕客户甩一句“按行业惯例来”——鬼知道他的惯例是哪个星球的惯例!
客户的需求不清,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2步:选型玄学!从“拍脑袋”到“拍桌子”
元器件选型:你以为的VS实际要的
我们可以看常用的型号,如下图:
你以为的 “空开随便选个25A的” “继电器能通电就行” “电缆用4平方毫米凑合”
而客户实际要的 客户要求必须用施耐德NSX系列 ;得支持EtherCAT通讯的智能款;动力电缆要屏蔽双绞还得分色
曾因选了某国产接触器,结果设备在非洲高温下集体罢工,从此被叫“热得快工程师”。
还有关于成本控制的骚操作
甲方的神逻辑:
“我要用菲尼克斯的端子,但价格要和国产的一样”
“伺服电机用安川,但电柜体积不能超过微波炉”
遇到这种需求,建议直接回复:“亲,这边推荐您换个工程师呢~”
第3步:布局鬼畜!电柜不是俄罗斯方块
机械VS电气的世纪大战
机械工程师:“电柜给我塞进这个200mm缝隙!”
你:“这尺寸连断路器都放不下!”
老板:“我不管,今晚必须出图!”
最终方案是把断路器斜着摆——别问散热,问就是“客户没提”!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安装板布局图:
还有就是强弱电分离的魔幻现实
新手经常会踩的坑:
把24V传感器线和400V动力线捆一起,结果信号抖成筛子
接地线当装饰品随便拉,导致设备EMC测试疯狂报警
专业建议:强弱电之间请保持“社交距离”——至少30cm,别问为什么!
第4步:绘图实操!EPLAN的隐藏技能
关于设备标识符的潜规则
行业黑话翻译:
“-K1”不是游戏外挂,是接触器!
“-X1”不是神秘代码,是端子排!
“-F1”不是赛车编号,是保险丝!
曾用“-SB1”标注急停按钮,被客户质问“SB是骂人的意思吗?”
熟悉上面的之后,就是绘图效率暴增技巧
真香警告:
用“宏变量”一键生成重复电路,告别CTRL+C到手抽筋
给电缆设置“颜色规则”,从此图纸秒变彩虹糖
开启“交叉引用”,再也不怕找错触点(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通宵改图)
第5步终极忠告:有些坑必须亲自踩
“图纸设计最大的风险,是以为客户知道自己要什么”
“选型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在售后阶段成倍奉还”
“好的电柜布局,从给机械工程师买奶茶开始”
看到这里的你,已经超越了90%的“画图工具人”!
转发此攻略到朋友圈,配文:“电气人互助协会提醒您:图纸不规范,同事两行泪”
(偷偷说:转发过100,下期揭秘《安全回路设计的祖传秘方》)
如果不想下次被同事问“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区别”时一脸懵,现在!立刻!马上!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