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层
实体层:bean、pojo、model等命名方式
用途:和数据库的实体保持一致,还可以存放由数据库实体类而衍生的类,比如数据库实体类User中有一个字段experience,它的类型是Experience类,则Experience类也可存放于model文件夹中。
数据传输层:dto层
用途: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是面向界面UI来进行设计的,是根据UI的需求来进行定义的。如果实体层model中的字段可以满足前台界面的需求,则可以不定义dto层。
通过DTO我们实现了表现层与Model之间的解耦,表现层不引用Model。如果开发过程中我们的模型改变了,而界面没变,我们就只需要改Model而不需要去改表现层中的东西。
需要了解的是,数据传输对象DTO本身并不是业务对象。数据传输对象是根据UI的需求进行设计的,而不是根据领域对象进行设计的。比如,Customer领域对象可能会包含一些诸如FirstName, LastName, Email, Address等信息。但如果UI上不打算显示Address的信息,那么CustomerDTO中也无需包含这个Address的数据。
数据访问层:dao层,以及dao层的实现类
用途:DAO层主要是做数据持久层的工作,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联络的一些任务都封装在此。DAO层的设计首先是设计DAO的接口,然后在Spring的配置文件(xxxMapper.xml)中定义此接口的实现类,然后就可在模块中调用此接口来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而不用关心此接口的具体实现类是哪个类,显得结构非常清晰,DAO层的数据源配置,以及有关数据库连接的参数都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业务层:service层,以及service层的实现类
用途:Service层主要负责业务模块的逻辑应用设计。同样是首先设计接口,再设计其实现的类,接着再Spring的配置文件中配置其实现的关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应用中调用Service接口来进行业务处理。Service层的业务实现,具体要调用到已定义的DAO层的接口,封装Service层的业务逻辑有利于通用的业务逻辑的独立性和重复利用性,程序显得非常简洁。
控制层:controller层,以及controller层的实现类
用途:
- 负责页面跳转;
- 无工作流的简单请求处理器;
- 用于处理完成XHTML表单生命周期的表单控制器;
- 向导控制器,提供多页面工作流;
- WebWork风格的一次性控制器
- 灵活的,多个动作的控制器
Controller故意设计成单例,像Servlet一样。作为单例,他们可以处理并发的请求,因此不需要在每个请求中维持状态。
在spring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就是spring容器。
<!--注入 dao -->
<bean id="userDaoImpl" class="com.hengdait.spring.dao.impl.UserDaoImpl" />
class里面的类被ioc容器拿去创建对象,id是bean的识别节点
<!-- 注入service -->
<bean id="userServiceImpl" class="com.hengdait.spring.service.impl.UserServiceImpl">
<property name="userDao" ref="userDaoImpl"></property>
在service层里面注入dao层,因为在service层要用dao层的对象调用dao层的方法,创建的对象传给userDao(userDao为在serviceImpl里面声明的对象)
</bean>
有关内容摘自:
https://blog.youkuaiyun.com/wang_666_/article/details/79894614
https://blog.youkuaiyun.com/wang_666_/article/details/79894614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26818085/article/details/5423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