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 发自 上海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每一次华为新动作,点赞有之,质疑亦随之。
9月18日刚在全联接大会上发布的“全球最快AI产品”就是这样。
但在现场、在华为内部来看,这只不过是“华为计算战略”艰苦奋斗的开花结果,只是这盘芯片和计算力大棋局里关键一子。
△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
而且相比Atlas(古希腊神话里的“大力神”),实际不到三年时间里,华为已经发布了10款商用芯片:
鲲鹏916、920;麒麟970、980、810、990、990 5G;昇腾310、910;鸿鹄818。
按外泄的规划,接下来的两年内,至少有6款芯片发布落地。
无论是计算领域,还是半导体行业,如此阵仗,势头都异常猛烈。
所以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华为又究竟想做什么?
计算战略发布后,是时候对这盘大棋来次完整起底,揭秘华为在计算背后的种种规划与布局。
15年苦功夫,目前投入2万名工程师
围绕计算这个产业投资,十几年前已经开始了。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4月,旗下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成立。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透露了这背后的投入:
从2004年开始投资研发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目前投入超过2万名工程师,形成了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族。
基础芯片族带来的意义非常直接。华为成为了业界唯一同时拥有计算架构中“CPU,NPU,存储控制,网络互连,智能管理”5大关键芯片的厂商。
但俱往矣。
从产品发布的节奏来看,华为对芯片投资的力度还在快速加强,迭代也越来越快。
华为投资芯片的策略,此前也有曝光,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
以鲲鹏系列处理器为例,从2007年走到现在已历时12年,现在是第三代芯片。
现在华为释放出的最新信号是:鲲鹏+昇腾会长期演进,按照每年推出一代的节奏来提升竞争力。
这也是华为在不到3年内推出10款芯片的直接推动力量之一。
当然,上述种种努力和产品,只是果,细究“因”,则是华为对于行业变迁趋势的核心判断。
华为芯的机会:趋势变迁下的2万亿市场
在华为看来,当前的计算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整个社会向智能时代的迈进,这带来了变革与挑战,也带来了机会。
全联接大会上,胡厚崑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