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程:进程是一个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
2.进程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控制块、程序块、数据块、堆栈 。
3.中断是激活操作系统的唯一方式,它暂时中止当前进程的执行,把处理器切换到操作系统的控制之下。而当操作系统获得了处理器的控制权之后,它就可以实现进程切换,所以进程切换必定在核心态而不是在用户态下发生的。
4.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的方式:系统调用和中断
5.线程:线程是操作系统进程中能够独立执行的实体(控制流),是处理器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6.挂起操作引起的是进程级状态的改变,不作为线程级状态。
7.进程通信方式:(1)信号通信机制,又称为软中断;(2)信号量机器原语操作控制的共享存储区通信机制;(3)管道提供的共享文件通信机制;(4)信箱和发信/收信原语的消息传递通信机制。
8.死锁:如果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该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则称一组进程或系统此时发生了死锁。
9.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2)占有和等待条件;(3)不剥夺条件;(4)循环等待条件
10.分页存储管理中,数据共享和程序共享是不同的,数据共享可以对数据页指定不同的页号,只要在页表中指向同一块就好了。程序共享则不同,因为程序中有跳转指令,必须指定页号和单元号,所以程序在运行前页号是确定的。总之,共享程序必须规定一个统一的页号。
11.虚拟存储器:在具有层次式结构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自动实现部分装入和部分兑换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比物理主存容量大得多的,可寻址的一种”主存储其“。
12.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系统中,页表的三个作用:(1)获得页框号以实现虚实地址转换;(2)设置各种访问控制位为页面信息进行保护;(3)设置各种标志位实现相应控制功能(如缺页标识,脏页标志等)
13.抖动(thrashing或”颠簸“)现象:处理器花费大量时间用户对换页面而不是执行计算任务的现象
14.计算机的外围设备一般分为两大类: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型设备。
15.I/O控制方式:询问方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直接主存存取方式);通道方式(通道又称为输入输出处理器)
字 -> 数据块 -> 多个不连续的数据块
16.操作系统I/O软件分为四个层次:(1)I/O中断处理程序;(2)I/O设备驱动程序;(3)与设备无关的操作系统I/O软件;(4)用户层I/O软件
17.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18.设备独立性:用户不指定特定的设备,而指定逻辑设备,使得用户作业和物理设备独立开来,在通过其他途径建立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称设备的这种特性为设备独立性。
19.文件是由文件名字标识的一组信息的集合。文件名字是由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字母数字串,它的格式和长度因系统而异。
20.可靠性:可靠性指硬件系统正常维持运行的程度,目标是反故障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不因认为疏漏或蓄谋作案而导致信息资源被泄露、篡改和破坏,目标是反泄密。
21.安全策略:描述一组用户授权使用其计算机及信息资源的规则
安全模型:精确描述系统的安全策略
安全机制:实现安全策略描述的安全问题,它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认证机制(Authentication),授权机制(Authorization),加密机制(Encryption),审计机制
22. Q: 假设Apache产生的日志文件名为access_log,在apache正在运行时,执行命令mv access_log access_log.bak,执行完后,请问新的apache的日志会打印到哪里,为什么?
附A: 新的日志会打印在access_log.bak中,因为apache启动时会找到access_log文件,随时准备向文件中加入日志信息,虽然此时文件被改名,但是由于服务正在运行,因为它的inode节点的位置没有变,程序打开的fd仍然会指向原来那个inode,不会因为文件名的改变而改变。apache会继续向已改名的文件中追加日志,但是若重启apache服务,系统会检查access_log文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