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令行中使用 Python 时,它可以接收大约 20 个选项(option),语法格式如下:
python [-bBdEhiIOqsSuvVWx?] [-c command | -m module-name | script | - ] [args]
本文想要聊聊比较特殊的“-m”选项:关于它的典型用法、原理解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
首先,让我们用“--help”来看看它的解释:

-m mod run library module as a script (terminates option list)
"mod"是“module”的缩写,即“-m”选项后面的内容是 module(模块),其作用是把模块当成脚本来运行。
“terminates option list”意味着“-m”之后的其它选项不起作用,在这点上它跟“-c”是一样的,都是“终极选项”。官方把它们定义为“接口选项”(Interface options),需要区别于其它的普通选项或通用选项。
-m 选项的五个典型用法
Python 中有很多使用 -m 选项的场景,相信大家可能会用到或者看见过,我在这里想分享 5 个。
在 Python3 中,只需一行命令就能实现一个简单的 HTTP 服务:
python -m http.server 8000
# 注:在 Python2 中是这样
python -m SimpleHTTPS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m`选项的作用和原理,包括将其作为脚本运行模块、创建HTTP服务、生成帮助文档、使用pdb进行调试以及通过timeit测试代码性能等五个典型用法。同时强调了使用`python -m pip`进行包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多版本Python环境中确保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