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工程师必备的20条命令详解:让服务器乖乖听话的武功秘籍
引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命令行"坑
还记得刚入行那会儿,某个风雨交加的周五晚上,生产服务器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告警声。CPU飙升到90%,内存不足,用户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当时的我,手忙脚乱地在命令行里敲着 ps -ef | grep java,却不知道如何快速定位到底是哪个进程在"作妖"。
那一夜,我深刻认识到:掌握Linux命令不是炫技,而是运维工程师的生存技能。就像医生的手术刀,消防员的水枪,这些命令就是我们与服务器"对话"的语言。
今天,我将分享20条在运维生涯中救过我无数次命的Linux命令,每一条都是血泪教训的结晶。
背景说明:为什么这些命令如此重要?
在云原生、微服务盛行的今天,一个中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同时管理着上百台服务器。当故障发生时,你只有几分钟的黄金时间来定位和解决问题。这时候,熟练掌握这些命令就像拥有了"透视眼"——能够快速洞察系统的每一个角落。
统计显示,70%的生产故障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基础命令快速定位。剩下的30%,往往也需要这些命令作为排查的起点。
核心武器库:20条命令详解
🔍 系统监控类(运维的"体检设备")
1. top - 系统的"健康监控仪"
# 基础用法
top
# 高级技巧:只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
top -u nginx
# 实时监控特定进程
top -p 1234
实战经验: 很多新手只会看CPU和内存占用,其实load average(系统负载)更重要。经验法则:单核服务器load超过1.0就要警惕,多核服务器load超过核心数的70%就需要关注。
2. htop - top的"升级版"
# 彩色界面,支持鼠标操作
htop
# 只显示自己的进程
htop -u $(whoami)
踩坑提醒: CentOS默认不带htop,需要先安装EPEL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凌晨2点发现没有htop的绝望你们不懂。
3. iotop - 磁盘IO的"透视镜"
# 实时查看磁盘IO
iotop
# 只显示有IO的进程
iotop -o
真实案例: 某次数据库响应缓慢,CPU和内存都正常,用iotop一看,发现某个日志进程疯狂写入,磁盘IO被打满。这就是为什么说"运维要会多维度思考"。
📊 性能分析类(深入系统内核的"探测器")
4. vmstat - 虚拟内存统计的"万能表"
# 每2秒输出一次,共10次
vmstat 2 10
# 查看详细内存信息
vmstat -s
5. iostat - IO统计分析神器
# 每秒显示一次IO统计
iostat 1
# 显示扩展设备统计
iostat -x 1
最佳实践: 结合vmstat和iostat使用,可以快速判断性能瓶颈是在CPU、内存还是磁盘。这套组合拳我称之为"性能诊断三板斧"。
6. sar - 系统活动报告器
# 查看CPU使用率历史
sar -u
# 查看内存使用历史
sar -r
# 查看网络统计
sar -n DEV
🔧 进程管理类(进程的"生杀大权")
7. ps - 进程快照工具
# 查看所有进程
ps aux
# 查看进程树
ps -ef --forest
# 查找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8. pstree - 进程关系的"族谱图"
# 显示进程树
pstree
# 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树
pstree -u username
9. lsof - “万能的文件查看器”
# 查看端口占用
lsof -i:80
# 查看文件被哪些进程占用
lsof /var/log/messages
# 查看进程打开的文件
lsof -p 1234
血泪教训: 删除大文件后磁盘空间没释放?用lsof检查是否有进程还在占用该文件。这个坑我踩过不止一次。
🌐 网络诊断类(网络问题的"听诊器")
10. netstat - 网络连接状态查看
# 查看所有网络连接
netstat -tulnp
# 查看TCP连接统计
netstat -st
11. ss - netstat的现代替代品
# 查看所有TCP连接
ss -tulnp
# 查看特定端口
ss -tlnp | grep :80
趋势洞察: 新版本Linux建议用ss替代netstat,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就像从诺基亚换到智能手机,早换早受益。
12. tcpdump - 网络数据包的"窃听器"
# 抓取特定端口的包
tcpdump -i any port 80
# 抓取特定主机的包
tcpdump host 192.168.1.100
# 将抓包结果保存到文件
tcpdump -w capture.pcap
💾 磁盘管理类(存储空间的"管家")
13. df - 磁盘使用情况一览
# 人性化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df -h
# 显示inode使用情况
df -i
14. du - 目录大小统计专家
# 查看当前目录大小
du -sh *
# 找出最大的几个目录
du -h | sort -hr | head -10
实用技巧: 磁盘满了不知道哪个目录占用最大?这个du命令组合能让你秒变"磁盘侦探"。
15. find - 文件查找的"福尔摩斯"
# 查找大于100M的文件
find / -size +100M -type f
# 查找7天前的日志文件
find /var/log -name "*.log" -mtime +7
# 查找并删除空文件
find /tmp -empty -type f -delete
🔐 系统信息类(系统状态的"身份证")
16. uname - 系统信息速查
# 显示所有系统信息
uname -a
# 只显示内核版本
uname -r
17. uptime - 系统运行时间和负载
#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平均值
uptime
# 美化输出
uptime -p
18. free - 内存使用情况
# 人性化显示内存信息
free -h
# 每秒更新一次
free -s 1
⚡ 系统调优类(性能优化的"催化剂")
19. sysctl - 内核参数调优工具
# 查看所有内核参数
sysctl -a
# 修改内核参数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 从配置文件加载参数
sysctl -p
20. crontab - 定时任务管理
# 查看当前用户的定时任务
crontab -l
# 编辑定时任务
crontab -e
# 查看定时任务执行日志
tail -f /var/log/cron
实战经验分享:避开这些常见陷阱
陷阱1:过度依赖kill -9
很多新手遇到进程卡死就直接 kill -9,这就像生病了直接截肢。正确做法是先尝试 kill -15(SIGTERM),给进程一个体面退场的机会。
陷阱2:忽视系统日志
命令只能告诉你"what"(发生了什么),日志才能告诉你"why"(为什么发生)。记住黄金搭配:
# 查看系统日志
journalctl -f
# 或者传统方式
tail -f /var/log/messages
陷阱3:不备份就操作
任何涉及删除、修改的操作前,记得备份。我见过太多因为一个rm命令导致的悲剧。
进阶技巧:让命令更强大
组合技能示例:
# 找出占用CPU最高的进程
ps aux | sort -k3 -nr | head -5
# 实时监控网络连接数
watch -n 1 "netstat -an | wc -l"
# 批量杀死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 awk '{print $2}' | xargs kill
未来展望:命令行在云原生时代的新使命
随着Kubernetes、Docker等容器技术的普及,传统的Linux命令正在与现代工具结合:
-
•
kubectl+ps:在Pod中排查进程问题 -
•
docker stats+top:监控容器资源使用 -
•
prometheus+sar:结合监控系统做历史分析
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这些基础命令永远是运维工程师的"内功心法"。掌握了它们,学习新工具也会事半功倍。
总结与行动召唤
这20条命令就像是运维工程师的"二十四般武艺",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建议大家:
-
1. 每天练习:选择3-5条命令深入练习
-
2. 建立手册:记录自己常用的参数组合
-
3. 实战应用:在非关键环境中大胆尝试
你最常用哪几条命令?在实际工作中还踩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成长!
记住:**好的运维工程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故障中磨练出来的。**每一条命令的熟练掌握,都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块坚实基石。
Linux运维工程师必备的20条命令详解:让服务器乖乖听话的武功秘籍
引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命令行"坑
还记得刚入行那会儿,某个风雨交加的周五晚上,生产服务器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告警声。CPU飙升到90%,内存不足,用户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当时的我,手忙脚乱地在命令行里敲着 ps -ef | grep java,却不知道如何快速定位到底是哪个进程在"作妖"。
那一夜,我深刻认识到:掌握Linux命令不是炫技,而是运维工程师的生存技能。就像医生的手术刀,消防员的水枪,这些命令就是我们与服务器"对话"的语言。
今天,我将分享20条在运维生涯中救过我无数次命的Linux命令,每一条都是血泪教训的结晶。
背景说明:为什么这些命令如此重要?
在云原生、微服务盛行的今天,一个中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同时管理着上百台服务器。当故障发生时,你只有几分钟的黄金时间来定位和解决问题。这时候,熟练掌握这些命令就像拥有了"透视眼"——能够快速洞察系统的每一个角落。
统计显示,70%的生产故障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基础命令快速定位。剩下的30%,往往也需要这些命令作为排查的起点。
核心武器库:20条命令详解
🔍 系统监控类(运维的"体检设备")
1. top - 系统的"健康监控仪"
# 基础用法
top
# 高级技巧:只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
top -u nginx
# 实时监控特定进程
top -p 1234
实战经验: 很多新手只会看CPU和内存占用,其实load average(系统负载)更重要。经验法则:单核服务器load超过1.0就要警惕,多核服务器load超过核心数的70%就需要关注。
2. htop - top的"升级版"
# 彩色界面,支持鼠标操作
htop
# 只显示自己的进程
htop -u $(whoami)
踩坑提醒: CentOS默认不带htop,需要先安装EPEL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凌晨2点发现没有htop的绝望你们不懂。
3. iotop - 磁盘IO的"透视镜"
# 实时查看磁盘IO
iotop
# 只显示有IO的进程
iotop -o
真实案例: 某次数据库响应缓慢,CPU和内存都正常,用iotop一看,发现某个日志进程疯狂写入,磁盘IO被打满。这就是为什么说"运维要会多维度思考"。
📊 性能分析类(深入系统内核的"探测器")
4. vmstat - 虚拟内存统计的"万能表"
# 每2秒输出一次,共10次
vmstat 2 10
# 查看详细内存信息
vmstat -s
5. iostat - IO统计分析神器
# 每秒显示一次IO统计
iostat 1
# 显示扩展设备统计
iostat -x 1
最佳实践: 结合vmstat和iostat使用,可以快速判断性能瓶颈是在CPU、内存还是磁盘。这套组合拳我称之为"性能诊断三板斧"。
6. sar - 系统活动报告器
# 查看CPU使用率历史
sar -u
# 查看内存使用历史
sar -r
# 查看网络统计
sar -n DEV
🔧 进程管理类(进程的"生杀大权")
7. ps - 进程快照工具
# 查看所有进程
ps aux
# 查看进程树
ps -ef --forest
# 查找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8. pstree - 进程关系的"族谱图"
# 显示进程树
pstree
# 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树
pstree -u username
9. lsof - “万能的文件查看器”
# 查看端口占用
lsof -i:80
# 查看文件被哪些进程占用
lsof /var/log/messages
# 查看进程打开的文件
lsof -p 1234
血泪教训: 删除大文件后磁盘空间没释放?用lsof检查是否有进程还在占用该文件。这个坑我踩过不止一次。
🌐 网络诊断类(网络问题的"听诊器")
10. netstat - 网络连接状态查看
# 查看所有网络连接
netstat -tulnp
# 查看TCP连接统计
netstat -st
11. ss - netstat的现代替代品
# 查看所有TCP连接
ss -tulnp
# 查看特定端口
ss -tlnp | grep :80
趋势洞察: 新版本Linux建议用ss替代netstat,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就像从诺基亚换到智能手机,早换早受益。
12. tcpdump - 网络数据包的"窃听器"
# 抓取特定端口的包
tcpdump -i any port 80
# 抓取特定主机的包
tcpdump host 192.168.1.100
# 将抓包结果保存到文件
tcpdump -w capture.pcap
💾 磁盘管理类(存储空间的"管家")
13. df - 磁盘使用情况一览
# 人性化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df -h
# 显示inode使用情况
df -i
14. du - 目录大小统计专家
# 查看当前目录大小
du -sh *
# 找出最大的几个目录
du -h | sort -hr | head -10
实用技巧: 磁盘满了不知道哪个目录占用最大?这个du命令组合能让你秒变"磁盘侦探"。
15. find - 文件查找的"福尔摩斯"
# 查找大于100M的文件
find / -size +100M -type f
# 查找7天前的日志文件
find /var/log -name "*.log" -mtime +7
# 查找并删除空文件
find /tmp -empty -type f -delete
🔐 系统信息类(系统状态的"身份证")
16. uname - 系统信息速查
# 显示所有系统信息
uname -a
# 只显示内核版本
uname -r
17. uptime - 系统运行时间和负载
#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平均值
uptime
# 美化输出
uptime -p
18. free - 内存使用情况
# 人性化显示内存信息
free -h
# 每秒更新一次
free -s 1
⚡ 系统调优类(性能优化的"催化剂")
19. sysctl - 内核参数调优工具
# 查看所有内核参数
sysctl -a
# 修改内核参数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 从配置文件加载参数
sysctl -p
20. crontab - 定时任务管理
# 查看当前用户的定时任务
crontab -l
# 编辑定时任务
crontab -e
# 查看定时任务执行日志
tail -f /var/log/cron
实战经验分享:避开这些常见陷阱
陷阱1:过度依赖kill -9
很多新手遇到进程卡死就直接 kill -9,这就像生病了直接截肢。正确做法是先尝试 kill -15(SIGTERM),给进程一个体面退场的机会。
陷阱2:忽视系统日志
命令只能告诉你"what"(发生了什么),日志才能告诉你"why"(为什么发生)。记住黄金搭配:
# 查看系统日志
journalctl -f
# 或者传统方式
tail -f /var/log/messages
陷阱3:不备份就操作
任何涉及删除、修改的操作前,记得备份。我见过太多因为一个rm命令导致的悲剧。
进阶技巧:让命令更强大
组合技能示例:
# 找出占用CPU最高的进程
ps aux | sort -k3 -nr | head -5
# 实时监控网络连接数
watch -n 1 "netstat -an | wc -l"
# 批量杀死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 awk '{print $2}' | xargs kill
未来展望:命令行在云原生时代的新使命
随着Kubernetes、Docker等容器技术的普及,传统的Linux命令正在与现代工具结合:
-
•
kubectl+ps:在Pod中排查进程问题 -
•
docker stats+top:监控容器资源使用 -
•
prometheus+sar:结合监控系统做历史分析
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这些基础命令永远是运维工程师的"内功心法"。掌握了它们,学习新工具也会事半功倍。
总结与行动召唤
这20条命令就像是运维工程师的"二十四般武艺",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建议大家:
-
1. 每天练习:选择3-5条命令深入练习
-
2. 建立手册:记录自己常用的参数组合
-
3. 实战应用:在非关键环境中大胆尝试
你最常用哪几条命令?在实际工作中还踩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成长!
记住:**好的运维工程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故障中磨练出来的。**每一条命令的熟练掌握,都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块坚实基石。
Linux运维工程师必备的20条命令详解:让服务器乖乖听话的武功秘籍
引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命令行"坑
还记得刚入行那会儿,某个风雨交加的周五晚上,生产服务器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告警声。CPU飙升到90%,内存不足,用户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当时的我,手忙脚乱地在命令行里敲着 ps -ef | grep java,却不知道如何快速定位到底是哪个进程在"作妖"。
那一夜,我深刻认识到:掌握Linux命令不是炫技,而是运维工程师的生存技能。就像医生的手术刀,消防员的水枪,这些命令就是我们与服务器"对话"的语言。
今天,我将分享20条在运维生涯中救过我无数次命的Linux命令,每一条都是血泪教训的结晶。
背景说明:为什么这些命令如此重要?
在云原生、微服务盛行的今天,一个中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同时管理着上百台服务器。当故障发生时,你只有几分钟的黄金时间来定位和解决问题。这时候,熟练掌握这些命令就像拥有了"透视眼"——能够快速洞察系统的每一个角落。
统计显示,70%的生产故障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基础命令快速定位。剩下的30%,往往也需要这些命令作为排查的起点。
核心武器库:20条命令详解
🔍 系统监控类(运维的"体检设备")
1. top - 系统的"健康监控仪"
# 基础用法
top
# 高级技巧:只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
top -u nginx
# 实时监控特定进程
top -p 1234
实战经验: 很多新手只会看CPU和内存占用,其实load average(系统负载)更重要。经验法则:单核服务器load超过1.0就要警惕,多核服务器load超过核心数的70%就需要关注。
2. htop - top的"升级版"
# 彩色界面,支持鼠标操作
htop
# 只显示自己的进程
htop -u $(whoami)
踩坑提醒: CentOS默认不带htop,需要先安装EPEL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凌晨2点发现没有htop的绝望你们不懂。
3. iotop - 磁盘IO的"透视镜"
# 实时查看磁盘IO
iotop
# 只显示有IO的进程
iotop -o
真实案例: 某次数据库响应缓慢,CPU和内存都正常,用iotop一看,发现某个日志进程疯狂写入,磁盘IO被打满。这就是为什么说"运维要会多维度思考"。
📊 性能分析类(深入系统内核的"探测器")
4. vmstat - 虚拟内存统计的"万能表"
# 每2秒输出一次,共10次
vmstat 2 10
# 查看详细内存信息
vmstat -s
5. iostat - IO统计分析神器
# 每秒显示一次IO统计
iostat 1
# 显示扩展设备统计
iostat -x 1
最佳实践: 结合vmstat和iostat使用,可以快速判断性能瓶颈是在CPU、内存还是磁盘。这套组合拳我称之为"性能诊断三板斧"。
6. sar - 系统活动报告器
# 查看CPU使用率历史
sar -u
# 查看内存使用历史
sar -r
# 查看网络统计
sar -n DEV
🔧 进程管理类(进程的"生杀大权")
7. ps - 进程快照工具
# 查看所有进程
ps aux
# 查看进程树
ps -ef --forest
# 查找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8. pstree - 进程关系的"族谱图"
# 显示进程树
pstree
# 显示特定用户的进程树
pstree -u username
9. lsof - “万能的文件查看器”
# 查看端口占用
lsof -i:80
# 查看文件被哪些进程占用
lsof /var/log/messages
# 查看进程打开的文件
lsof -p 1234
血泪教训: 删除大文件后磁盘空间没释放?用lsof检查是否有进程还在占用该文件。这个坑我踩过不止一次。
🌐 网络诊断类(网络问题的"听诊器")
10. netstat - 网络连接状态查看
# 查看所有网络连接
netstat -tulnp
# 查看TCP连接统计
netstat -st
11. ss - netstat的现代替代品
# 查看所有TCP连接
ss -tulnp
# 查看特定端口
ss -tlnp | grep :80
趋势洞察: 新版本Linux建议用ss替代netstat,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就像从诺基亚换到智能手机,早换早受益。
12. tcpdump - 网络数据包的"窃听器"
# 抓取特定端口的包
tcpdump -i any port 80
# 抓取特定主机的包
tcpdump host 192.168.1.100
# 将抓包结果保存到文件
tcpdump -w capture.pcap
💾 磁盘管理类(存储空间的"管家")
13. df - 磁盘使用情况一览
# 人性化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df -h
# 显示inode使用情况
df -i
14. du - 目录大小统计专家
# 查看当前目录大小
du -sh *
# 找出最大的几个目录
du -h | sort -hr | head -10
实用技巧: 磁盘满了不知道哪个目录占用最大?这个du命令组合能让你秒变"磁盘侦探"。
15. find - 文件查找的"福尔摩斯"
# 查找大于100M的文件
find / -size +100M -type f
# 查找7天前的日志文件
find /var/log -name "*.log" -mtime +7
# 查找并删除空文件
find /tmp -empty -type f -delete
🔐 系统信息类(系统状态的"身份证")
16. uname - 系统信息速查
# 显示所有系统信息
uname -a
# 只显示内核版本
uname -r
17. uptime - 系统运行时间和负载
#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平均值
uptime
# 美化输出
uptime -p
18. free - 内存使用情况
# 人性化显示内存信息
free -h
# 每秒更新一次
free -s 1
⚡ 系统调优类(性能优化的"催化剂")
19. sysctl - 内核参数调优工具
# 查看所有内核参数
sysctl -a
# 修改内核参数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 从配置文件加载参数
sysctl -p
20. crontab - 定时任务管理
# 查看当前用户的定时任务
crontab -l
# 编辑定时任务
crontab -e
# 查看定时任务执行日志
tail -f /var/log/cron
实战经验分享:避开这些常见陷阱
陷阱1:过度依赖kill -9
很多新手遇到进程卡死就直接 kill -9,这就像生病了直接截肢。正确做法是先尝试 kill -15(SIGTERM),给进程一个体面退场的机会。
陷阱2:忽视系统日志
命令只能告诉你"what"(发生了什么),日志才能告诉你"why"(为什么发生)。记住黄金搭配:
# 查看系统日志
journalctl -f
# 或者传统方式
tail -f /var/log/messages
陷阱3:不备份就操作
任何涉及删除、修改的操作前,记得备份。我见过太多因为一个rm命令导致的悲剧。
进阶技巧:让命令更强大
组合技能示例:
# 找出占用CPU最高的进程
ps aux | sort -k3 -nr | head -5
# 实时监控网络连接数
watch -n 1 "netstat -an | wc -l"
# 批量杀死特定进程
ps aux | grep nginx | awk '{print $2}' | xargs kill
未来展望:命令行在云原生时代的新使命
随着Kubernetes、Docker等容器技术的普及,传统的Linux命令正在与现代工具结合:
-
•
kubectl+ps:在Pod中排查进程问题 -
•
docker stats+top:监控容器资源使用 -
•
prometheus+sar:结合监控系统做历史分析
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这些基础命令永远是运维工程师的"内功心法"。掌握了它们,学习新工具也会事半功倍。
总结与行动召唤
这20条命令就像是运维工程师的"二十四般武艺",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建议大家:
-
1. 每天练习:选择3-5条命令深入练习
-
2. 建立手册:记录自己常用的参数组合
-
3. 实战应用:在非关键环境中大胆尝试
你最常用哪几条命令?在实际工作中还踩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成长!
记住:**好的运维工程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故障中磨练出来的。**每一条命令的熟练掌握,都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块坚实基石。
这两年,IT行业面临经济周期波动与AI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确实有很多运维与网络工程师因企业缩编或技术迭代而暂时失业。
很多人都在提运维网工失业后就只能去跑滴滴送外卖了,但我想分享的是,对于运维人员来说,即便失业以后仍然有很多副业可以尝试。
运维,千万不要再错过这些副业机会!
第一个是知识付费类副业:输出经验打造个人IP
在线教育平台讲师
操作路径:在慕课网、极客时间等平台开设《CCNA实战》《Linux运维从入门到精通》等课程,或与培训机构合作录制专题课。
收益模式:课程销售分成、企业内训。
技术博客与公众号运营
操作路径:撰写网络协议解析、故障排查案例、设备评测等深度文章,通过公众号广告、付费专栏及企业合作变现。
收益关键:每周更新2-3篇原创,结合SEO优化与社群运营。
第二个是技术类副业:深耕专业领域变现
企业网络设备配置与优化服务
操作路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调试、性能优化及故障排查服务。可通过本地IT服务公司合作或自建线上接单平台获客。
收益模式:按项目收费或签订年度维护合同。
远程IT基础设施代维
操作路径:通过承接服务器监控、日志分析、备份恢复等远程代维任务。适合熟悉Zabbix、ELK等技术栈的工程师。
收益模式:按工时计费或包月服务。
网络安全顾问与渗透测试
操作路径:利用OWASP Top 10漏洞分析、Nmap/BurpSuite等工具,为企业提供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及安全加固方案。需考取CISP等认证提升资质。
收益模式:单次渗透测试报告收费;长期安全顾问年费。
比如不久前跟我一起聊天的一个粉丝,他自己之前是大四实习的时候做的运维,发现运维7*24小时待命受不了,就准备转网安,学了差不多2个月,然后开始挖漏洞,光是补天的漏洞奖励也有个四五千,他说自己每个月的房租和饭钱就够了。

为什么我会推荐你网安是运维人员的绝佳副业&转型方向?
1.你的经验是巨大优势: 你比任何人都懂系统、网络和架构。漏洞挖掘、内网渗透、应急响应,这些核心安全能力本质上是“攻击视角下的运维”。你的运维背景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降维打击。
2.越老越吃香,规避年龄危机: 安全行业极度依赖经验。你的排查思路、风险意识和对复杂系统的理解能力,会随着项目积累而愈发珍贵,真正做到“姜还是老的辣”。
3.职业选择极其灵活: 你可以加入企业成为安全专家,可以兼职“挖洞“获取丰厚奖金,甚至可以成为自由顾问。这种多样性为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抗风险能力。
4.市场需求爆发,前景广阔: 在国家级政策的推动下,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地区,安全人才缺口正在急剧扩大。现在布局,正是抢占未来先机的黄金时刻。


1. 阶段目标
你已经有运维经验了,所以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这些你不是零基础。但要学安全,得重新过一遍——只不过这次我们是带着“安全视角”去学。
2. 学习内容
**操作系统强化:**你需要重点学习 Windows、Linux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对比运维工作中常规配置与安全配置的差异,深化系统安全认知(比如说日志审计配置,为应急响应日志分析打基础)。
**网络协议深化:**结合过往网络协议应用经验,聚焦 TCP/IP 协议簇中的安全漏洞及防护机制,如 ARP 欺骗、TCP 三次握手漏洞等(为 SRC 漏扫中协议层漏洞识别铺垫)。
**Web 与数据库基础:**补充 Web 架构、HTTP 协议及 MySQL、SQL Server 等数据库安全相关知识,了解 Web 应用与数据库在网安中的作用。
**编程语言入门:**学习 Python 基础语法,掌握简单脚本编写,为后续 SRC 漏扫自动化脚本开发及应急响应工具使用打基础。
**工具实战:**集中训练抓包工具(Wireshark)、渗透测试工具(Nmap)、漏洞扫描工具(Nessus 基础版)的使用,结合模拟场景练习工具应用(掌握基础扫描逻辑,为 SRC 漏扫工具进阶做准备)。
1. 阶段目标
这阶段是真正开始“动手”了。信息收集、漏洞分析、工具联动,一样不能少。
熟练运用漏洞挖掘及 SRC 漏扫工具,具备独立挖掘常见漏洞及 SRC 平台漏扫实战能力,尝试通过 SRC 挖洞搞钱,不管是低危漏洞还是高危漏洞,先挖到一个。
2. 学习内容
信息收集实战:结合运维中对网络拓扑、设备信息的了解,强化基本信息收集、网络空间搜索引擎(Shodan、ZoomEye)、域名及端口信息收集技巧,针对企业级网络场景开展信息收集练习(为 SRC 漏扫目标筛选提供支撑)。
漏洞原理与分析:深入学习 SQL 注入、CSRF、文件上传等常见漏洞的原理、危害及利用方法,结合运维工作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关联分析(明确 SRC 漏扫重点漏洞类型)。
工具进阶与 SRC 漏扫应用:
-
系统学习 SQLMap、BurpSuite、AWVS 等工具的高级功能,开展工具联用实战训练;
-
专项学习 SRC 漏扫流程:包括 SRC 平台规则解读(如漏洞提交规范、奖励机制)、漏扫目标范围界定、漏扫策略制定(全量扫描 vs 定向扫描)、漏扫结果验证与复现;
-
实战训练:使用 AWVS+BurpSuite 组合开展 SRC 平台目标漏扫,练习 “扫描 - 验证 - 漏洞报告撰写 - 平台提交” 全流程。
SRC 实战演练:选择合适的 SRC 平台(如补天、CNVD)进行漏洞挖掘与漏扫实战,积累实战经验,尝试获取挖洞收益。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下班搞搞副业创收了,并且具备渗透测试工程师必备的「渗透技巧」、「溯源能力」,让你在黑客盛行的年代别背锅,工作实现升职加薪的同时也能开创副业创收!
如果你想要入坑黑客&网络安全,笔者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全网最全的网络安全资料包需要保存下方图片,微信扫码即可前往获取!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1. 阶段目标
全面掌握渗透测试理论与实战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渗透测试项目,编写规范的渗透测试报告,具备渗透测试工程师岗位能力,为护网红蓝对抗及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
2. 学习内容
渗透测试核心理论:系统学习渗透测试流程、方法论及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渗透测试边界与规范(与红蓝对抗攻击边界要求一致)。
实战技能训练:开展漏洞扫描、漏洞利用、电商系统渗透测试、内网渗透、权限提升(Windows、Linux)、代码审计等实战训练,结合运维中熟悉的系统环境设计测试场景(强化红蓝对抗攻击端技术能力)。
工具开发实践:基于 Python 编程基础,学习渗透测试工具开发技巧,开发简单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可拓展用于 SRC 漏扫自动化及应急响应辅助工具)。
报告编写指导:学习渗透测试报告的结构与编写规范,完成多个不同场景的渗透测试报告撰写练习(与 SRC 漏洞报告、应急响应报告撰写逻辑互通)。
1. 阶段目标
掌握企业级安全攻防、护网红蓝对抗及应急响应核心技能,考取网安行业相关证书。
2. 学习内容
护网红蓝对抗专项:
-
红蓝对抗基础:学习护网行动背景、红蓝对抗规则(攻击范围、禁止行为)、红蓝双方角色职责(红队:模拟攻击;蓝队:防御检测与应急处置);
-
红队实战技能:强化内网渗透、横向移动、权限维持、免杀攻击等高级技巧,模拟护网中常见攻击场景;
-
蓝队实战技能:学习安全设备(防火墙、IDS/IPS、WAF)联动防御配置、安全监控平台(SOC)使用、攻击行为研判与溯源方法;
-
模拟护网演练:参与团队式红蓝对抗演练,完整体验 “攻击 - 检测 - 防御 - 处置” 全流程。
应急响应专项: -
应急响应流程:学习应急响应 6 步流程(准备 - 检测 - 遏制 - 根除 - 恢复 - 总结),掌握各环节核心任务;
-
实战技能:开展操作系统入侵响应(如病毒木马清除、异常进程终止)、数据泄露应急处置、漏洞应急修补等实战训练;
-
工具应用:学习应急响应工具(如 Autoruns、Process Monitor、病毒分析工具)的使用,提升处置效率;
-
案例复盘:分析真实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案例(如勒索病毒事件),总结处置经验。
其他企业级攻防技能:学习社工与钓鱼、CTF 夺旗赛解析等内容,结合运维中企业安全防护需求深化理解。
证书备考:针对网安行业相关证书考试内容(含红蓝对抗、应急响应考点)进行专项复习,参加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网络安全这行,不是会几个工具就能搞定的。你得有体系,懂原理,能实战。尤其是从运维转过来的,别浪费你原来的经验——你比纯新人强多了。
但也要沉得住气,别学了两天Web安全就觉得自己是黑客了。内网、域渗透、代码审计、应急响应,要学的还多着呢。
如果你真的想转,按这个路子一步步走,没问题。如果你只是好奇,我劝你再想想——这行要持续学习,挺累的,但也是真有意思。
关于如何学习网络安全,笔者也给大家整理好了全套网络安全知识库,需要的可以扫码获取!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1、网络安全意识

2、Linux操作系统

3、WEB架构基础与HTTP协议

4、Web渗透测试

5、渗透测试案例分享

6、渗透测试实战技巧

7、攻防对战实战

8、CTF之MISC实战讲解

关于如何学习网络安全,笔者也给大家整理好了全套网络安全知识库,需要的可以扫码获取!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