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腾讯云社区组织的极客创作茶话会,有个分享主题是 “不再默默无闻:技术人如何打造个人 IP” ,听完分享,加上看到的 PPT 内容,还有自己的一些随想,忍不住想聊聊。
分享里提到程序员技术创作这事儿,我特有感触。
我们日常总跟项目打交道,赶工期是常态,好多经验、SOP 用一下就放一边,下次再用还得重新找,就像《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里 “疲于奔命的救火员”,一直在重复劳动。但要是把这些经验通过技术创作沉淀下来,写成博客、文章,情况就不一样啦。自己的博客和内容,不仅能当个人简历,说不定还能成为意见领袖(KOL),发挥影响力,多好!
关于技术创作内容,有个误区得说说,不是非得搞颠覆性原创。就算 “别人都写过了”,自己写的文字也能启发别人。就像有网友留言 “看了这么多篇,就你的让我看懂了” ,这多有成就感!技术创作可是程序员的复利投资,越积累越有价值。
再说说出版书籍这块。分享里讲了出版一本书的步骤,选题、签合同、编辑加工、生产制作,一环扣一环。对咱程序员来说,比起走流程,难的是收到出版社邀约。出版社青睐的作者,得对某个领域垂直钻研,还长期活跃创作。要是真收到邀约,后续流程其实就顺理成章了,就像是对技术创作成果的一种 “官方认证” 呢。
还有技术创作变现,分享里也给了不少思路。像内容创作的平台广告分成、付费专栏 / 视频课程,引流到私域,赞助打赏、投稿拿稿费等等。我觉得付费专栏和视频课程会是大头,但得先积累粉丝和影响力,就是得防着盗版风险。另外,引流到私域也不错,文末加打赏二维码,自己搭博客做贴片广告,更自由。
还有产品 / 工具类的开发售卖软件、模板、API 服务,开源项目商业化啥的。不过我觉得这块偏向于用产品本身创造价值(而不只是用内容输出来创造价值)
聊到创作方向,我比较认同基于自己工作内容写作。不用额外花时间学热门技术栈,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就是最好的素材。把这些写成文字,既是总结,也能帮到同行,慢慢就把个人 IP 攒起来了。
这次茶话会听完,感觉打开了技术创作的新视角。从为啥创作,到出版流程,再到变现路径,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技术人别把经验都 “闷” 在项目里,多往外倒倒,写成文字、做成内容,说不定慢慢就从默默无闻,变成有影响力的技术 IP 啦
一起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