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中的中断应用概述
嵌入式系统是一类专门设计用于特定应用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它们通常需要快速响应外部事件或传感器数据的变化。在嵌入式系统中,中断是一种关键的机制,用于处理外部事件的异步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嵌入式系统中的中断应用,包括中断的概念、中断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在源代码中实现中断处理。
-
中断的概念
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时,打断当前程序的正常执行流程,转而去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这个特定事件可以是外部设备的信号触发、定时器到达指定时间或者其他需要及时处理的事件。 -
中断的处理流程
嵌入式系统中的中断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中断请求:外部事件发生后,通过硬件电路将中断请求信号发送给嵌入式处理器。中断请求信号会引发处理器进入中断处理状态。
b. 中断响应:处理器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会保存当前的执行状态(例如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等)并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c. 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是用来处理特定中断事件的一段代码。中断服务程序会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可能包括读取外设数据、更新系统状态等。
d. 中断返回:当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后,处理器会从保存的状态中恢复上下文,并返回到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
-
实现中断处理的源代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中断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