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聚类分析:使用Calinski-Harabasz准则确定最优聚类簇数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技术,它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为聚类簇。而确定最优的聚类簇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不正确的簇数选择可能导致结果的失真。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R语言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并利用Calinski-Harabasz准则来确定最优的聚类簇数。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单且有效的聚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从而形成簇。在此之前,请确保已经安装了R语言和相关的扩展包。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数据。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n个观测值的数据集X,每个观测值有m个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将数据传入R环境:
# 读取数据
data <- read.csv("data.csv")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R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kmeans()
函数来执行KMeans聚类。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 设置聚类簇数范围
k_range <- 2:10
# 初始化Calinski-Harabasz指数向量
ch_index <- rep(0, length(k_range))
# 循环计算每个聚类簇数对应的Calinski-Harabasz指数
for (k in k_range) {
# 执行KMeans聚类
kmeans_model <- kmeans(data, centers = k)
# 计算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