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移位运算符
用于将数字(二进制)的位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从而生成一个新的文字。移位运算符只能用在整数上,不能对浮点数使用
1.<<(左移,相当于乘以2) 2.>>(右移,相当于除以2) 3.>>>(无符号右移)
等于运算符
用于比较两个变量的内容,并返回一个布尔值true 或 false,等于运算符有两种,分别是:==(等于) !=(不等于)
等于运算符用于引用变量时,比较的是两个引用变量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位运算符
用于对二进制数逐位地进行逻辑与和或操作,其运算结果仍然是一个二进制数,
位运算符有三种:|(逻辑或) &(逻辑与) ^(逻辑异或)
进行逻辑与,或和异或操作的一般规则如下:
1.进行与运算时,只有两个数都为1时结果才为1,否则都为0
2.进行或运算时,有一个数为1时,结果就为1
3.进行异或运算时,两个数相同时结果为0,否则为1
位反运算符
用于对一个数按位取反,即将二进制形式表示的1都修改为0,将0都修改为1.
逻辑运算符
Java语言中提供了4种逻辑运算符(短路逻辑运算符和非短路逻辑运算符):&&(短路与) ||(短路或) &(非短路与) |(非短路或)。其中,&和| 也可以用在位运算中,
短路逻辑与非短路逻辑运算符都是类似的,但是最大的区别就是短路逻辑运算符不能用在位运算符中,而且非短路逻辑运算符会计算整个表达式的值
给方法传递参数:参数是一个方法的切入点。
原始数据类型
向方法传递原始数据类型的参数后,如果在方法体内改变此参数的大小,之前声明的变量的值不会一起改变。
变量数据类型
除了可以将原始数据类型的变量传递给方法作为参数之外,也可以将对象引用变量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这里传递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对象的引用。引用变量是获取对象的一种方式,它位于堆上。传递给方法的引用变量和之前声明的引用变量将引用同一个对象。
数组
与C语言等的不同之处在于,Java 语言是将数组作为对象处理的。而且在Java的数组中即可以存放原始类型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对象类型的引用。
Java中的集合框架被称为对象工厂,通过使用集合框架可以将对象添加到集合中,也可以对集合中的对象进行删除,查找和遍历操作。但是,集合框架中只能存放对象,如果想将原始类型的数据放进集合中需要使用封装器类对其进行打包处理,并且再将其中的数据取出时也要使用封装器类解包。
数组的声明:语法格式为 元素类型 数组名[ ]; 或者 元素类型 [ ] 数组名;
原始类型数组的声明如下: int[] i; int i[];
以上两代码告诉编译器创建一个int 类型的一堆数组引用i. 两种创建的方式都是合法的,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建议使用第一种方法(将数组声明时的括号紧跟在数组类型之后),这将使代码具有更好的可读性
对象引用类型数组的声明如下:
Object[] obj; Object obj[];
Test1:public class Test1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定义了一变量i1,并将其赋值为5
int i1=05;
//定义了一变量i2,并将其赋值为7
int i2=07;
//定义了一变量i3,并将其赋值为8
int i3=010;
//输出i3的值
System.out.println("i3="+i3);
}
}
在Java中用八进制形式标识整数时,需要在该数的前面放置一个0,在八进制常量中,当超过7时,将回到0,1将被添加到高一位。当程序产生输出结果时,数字以十进制形式显示
Test2:public class Test2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int i1=0x001;
int i2=0x7;
int i3=0x10abc;
int i4=0xAbcDE;
//分别输出i1,i2,i3,i4
System.out.println("i1="+i1+"\n"+"i2="+i2+"\n"+"i3="+i3+"\n"+"i4="+i4);
}
}
用十六进制形式表示整数,使用前缀0x,
Test3:public class Test3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声明布尔型变量
boolean b1=true;
boolean b2=false;
//分别输出b1,b2
System.out.println("b1="+b1+"\n"+"b2="+b2);
}
}
定义了两个布尔型的变量b1和b2,并打印其值
Test4:public class Test4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
//变量声明
char a='a';
char b='$';
char c=0x156;
char d=122;
//分别输出a,b,c,d
System.out.println("a="+a+"\n"+"b="+b+"\n"+"c="+c+"\n"+"d="+d);
}
}
由单引号括起来的单个字符表达,通常用十六进制表示,范围从'\u0000' 到 '\uFFFF' 。上述为合法的char声明,代码中定义了4个字符型变量a,b,c,d 并打印其值,
Student:class Student {
//类体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输出语句,打印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名为Student 的Java 类 ,其中包含了一个main()方法,并打印"Hello,World!"的字样。其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是程序的主方法,也就是程序的入口
Student1:public class Student1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打印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当一个类被声明为 public 时,它就具有了被其他包中的类访问的可能性,只要其他包中的类在程序中使用 import 语句引入 public 类,就可以访问和引用这个类
Student2:public class Student2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打印文字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class Student_
{
//代码部分
}
一个Java程序可以有多个类,编译之后每个类会产生一个字节码文件,但是一个程序中只有一个主类,也就是被修饰为public 的类,而程序的名称也要同被标识为public 的类同名。
以上Java文件由 Student2 和 Student_ 两个类组成,其中Student2 类中包含主方法,并打印"Hello,World!"。但是文件名必须是Student2,而不能是Student_。该类编译之后会产生两个字节码文件(后缀为.class),即Student2.class 和 Student_.class。
HTML5
定义文本样式:存在多个样式属性,这些属性影响到文本样式的任何一方面。
字体名称,当face 一词与术语 font 一起使用时,face 指的是想在页面上使用的字体名称。在样式表中,使用 font-family 属性来指定字体的名称。
练习编辑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My First HTML Page</title>
</head>
<body>
This is a very basic HTML page.
<p><em>Reminder:</em> There will be no band practice today.</p>
<br>The line break tag is an example of a tag that is empty. It looks like this:<br>
<img src="mypicture.jpg"width="100" height"100" alt="A photo of me">
</body>
</html>
HTML页面必须定义的元素
doctype:用于告诉浏览器在文档中使用的编码或脚本语言是哪一种类型。
html:用于包含所有其余的HTML元素。除了html元素和doctype元素除外,页面中的其他所有HTML元素都应该在<html>和</html>之间。
head:用于告诉浏览器与页面有关的信息。而不是用于包含要在页面上显示的内容
body:包含了用于定义页面显示内容的所有HTML元素,其中包含了格式化文本所需的标记,链接和图片等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My first HTML page</title>
</head>
<body>
<p>Welcome</p>
<p>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first web page. I have several other page that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p>
</body>
</html>
代码中的空格和换行,标记与标记之间的空格和换行,文本行之间的空格。
用字符实体显示特殊字符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e shu zi fu lian xi</title>
</head>
<body>
" &   © ® é < >
</body>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Izzo Teaches Math | Online Math Tutor</title>
</head>
<body>
<p>Izzo Teaches Math</p>
<p>©Erinm Izzo provides online math tutoring for students in North America.</p>
<br>
<br>
&copy; Erinn Izzo
</body>
</html>
实用学习到的代码
访问字体的其他方式
字体大小
可以使用样式表来改变文本的大小。使用font-size属性就可以改变字体的尺寸
关键字:xx-small x-small small medium large x-large xx-large
相对大小:smaller larger
度量值:数值后面加上度量单位,比如 12pt即12磅,或者8xp 即8像素
LINUX
wall 将讯息传给每一个 mesg 设定为 yes 的上线使用者
netstat 显示网络状态
ping 使用ICMP传输协议,发出要求回应的信息,若远端主机的网络功能没有问题,就会回应该信息,因而得知该主机运作正常
hostname 用来显示和设置系统主机名
ifup 激活网络设备,相对的禁用网络设备为 ifdown
pppd 建立ppp连接,用来在56k 调制解调器和ppp服务器之间建立并维持连接,传输数据
pppstats 显示ppp连接状态,全称为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status
talk 用于与其他使用者对谈
traceroute 用于显示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
tcpdump 分析网络传输数据
adsl-setup 设置ADSL连接,Shell脚本
adsl-start 激活ADSL连接
adsl-stop 断开ADSL连接
adsl-status 检测ADSL连接状态
lsof 全名 list opened files 列举系统中已经被打开的文件
netconf 设置各项网络功能
WINDOWS 8
Windows 8 系统中共有4种用户账户:管理员账户,标准账户,来宾账户以及微软账户。安装系统时将自动创建内置用户账户,分别是管理员账户和来宾账户
管理员账户:就是允许用户对其他用户进行更改的用户账户,可以更改安全设置,安装软件和硬件,访问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
标准账户:允许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大多数功能,但是如果要做的更改会影响该计算机的其他用户或安全,则需要管理员的许可
来宾账户:由在这台计算机上没有实际账户的人使用,账户被禁用的用户也可以使用来宾用户
微软账户:上面三种都属于本地账户,但是Windows Live ID 属于Windows 8 网络账户,可以保存用户的设置,并且上传到服务器。
创建用户账户;更改账户类型;设置账户密码;更改账户头像;重命名账户;启用来宾账户;禁用来宾账户;
账户登录方式:注销当前账户;切换多用户账户;锁定用户账户
管理家长控制功能
启动家长控制;控制电脑使用时间;控制可运行游戏;控制可运行程序;取消家长控制
管理用户文件安全
使用压缩文件功能加密文件
使用NTFS格式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加密
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设置
管理用户账户和组
1.创建本地组
2.将用户账户添加到指定组中
3.使用“计算机管理”工具管理多用户和组